家暴萧红,出轨生女,炫耀情史萧军的大男子
2023/3/14 来源:不详郑华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83%91%E5%8D%8E%E5%9B%BD/3725442?fr=aladdin
前些天发生了几起与家暴有关的新闻,对我们这些以民国女性为题材的写作者来说,提到家暴,就会想起萧红与萧军那段苦涩往事来。
萧红与萧军都是近代有名的作家,两人共同生活的六年间,萧军多次殴打萧红,从肉体上到精神上虐待萧红。
通常,我们认为这样的男人品质低劣,了解萧军的人却知道他一生襟怀坦荡,颇有侠义精神。他家暴萧红,与异性暧昧,出轨生女,与他的坦诚、侠义,是他的大男子主义性格在不同生活层面上的不同表现。
这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回看萧军的人生就会发现这一切不是偶然,而是有迹可循。
一、原生家庭:父亲家暴母亲,母亲吞鸦片自杀
萧军原名刘鸿霖,年出生于辽西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祖父和父亲都脾气暴躁。萧军七个月时,他父亲因为一点小事把他母亲毒打一顿,她母亲在悲愤中吞鸦片自杀,年仅19或21岁。
为了不让儿子留在世上受罪,母亲给萧军嘴里也喂了鸦片,只是鸦片味苦,萧军出于本能吐了出来,五姑进来看到,救了萧军一命。
萧军的母亲是个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按说萧军应该厌恶家庭暴力,但是母亲死得太早,没给他留下任何印象。萧军从小跟着祖父、祖母、叔叔、姑姑长大,对他影响最大的父亲这一家人。
萧军父亲的家人人生猛,个个泼辣。萧军的二叔19岁上山当了胡子(土匪),三叔跟萧军的父亲打架敢动刀子,五姑拿刀捅伤过萧军继母的母亲。萧军的祖母更不是省油的灯,有一年,他祖母跟三婶母吵架,趁着人们劝架的时候一脚踢翻火盆,用碎瓦片划破额头,躺在三婶母舅家装死,赖了一笔钱过年。
萧军从小是个生猛小子,他四五岁时跟家人闹别扭,就光屁股坐在冰地上,直到家人服软他才起来,他跟村里的孩子打起架来不要命,有一次他跟继母的弟弟打架,他抄起一个火盆扣到继母弟弟身上,吓得继母的弟弟再不敢惹他。
父亲对萧军的管教方式就是打,把萧军的胳膊打得脱了臼,只是萧军越打越叛逆,遇上个比自己还倔的儿子,他父亲也没办法了。
二、军旅生涯:一边逞勇斗狠,一边爱上写作
萧军父亲的家人既生猛泼辣,能打能杀,又天性乐观,坚韧顽强,喜欢民间文学与艺术。萧军的祖母很会讲故事,他的五姑既会讲故事,又能背唱整套驴皮戏,他四叔会唱大鼓。萧军从他们那里受到最初的文学启蒙。
萧军六岁上私塾。后来父亲到长春谋生,把萧军带到长春上学。萧军成绩很好,国文经常考全校第一。只是脾气倔,有一回上体育课他做错动作,老师让他出队罚站,他顶撞老师,被学校开除。
萧军崇拜绿林好汉,向往打打杀杀的生活。被学校开除以后,他去当了一名骑兵。萧军能写一笔好字,被任命为“上士文书”,每天抄点文件。这个工作比较轻松自由,他经常出去找书读,还结交了一些文学爱好者,他潜藏心底的文学梦萌芽了,他想成为一名作家。
两年以后,萧军考入东北陆军讲武堂所属的“宪兵教练处”,毕业后到哈尔滨当实习宪兵,他觉得没意思,改了个名字,又考进东北陆军讲武堂第九期候补生队,结业后进入讲武堂炮兵队。他一直没放下文学梦,他学会了写诗,旧体诗写得有模有样。
萧军在军队里混了几年,又惹了麻烦。他为队友打抱不平,抡起铁锹砍步兵队长,差点把那个步兵队长砍死,他被关禁闭,然后开除了。
第二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萧军热血沸腾,想组织抗日义勇军,到乡下打游击,却被投日的军官排斥出来。他只好到哈尔滨《国际协报》当了主编助理,开始卖文为生,笔名“三郎”。
三、认识萧红:我爱你,但我忍不住家暴你
年7月,《国际协报》收到一封求救信,写信人是后来的女作家萧红。萧红跟未婚夫汪恩甲逃婚跑到哈尔滨,身上的钱花光,还欠了旅馆六百多元食宿费,汪恩甲说出去弄钱,一去无影踪。旅馆老板扬言要把萧红卖到妓院里去顶债。
萧红走投无路,只得向报社求救。
萧军在旅馆里见到了大腹便便惨兮兮的萧红,他心中的英雄主义情结激活了,他趁着松花江发大水,帮助萧红跑出旅馆,逃到他的住处。
两人开始六年的同居生活。他们有过快乐时光,你弹琴我唱歌,你创作我誊写,一块面包两人分着吃,穷风流,饿快活。
更多的是苦恼。
贫困如影随形。两人没有固定收入,饥一顿饱一顿,有时候好不容易得个面包,萧军三下五除二把面包掏成空壳,还没等萧红吃那个空壳,他又伸出铁钳般的手指把空壳拧去几块,萧红饿得两眼发花,她问“我拿什么来喂肚子呢?桌子可以吃吗?草褥子可以吃吗?”
还有性格不和。萧军性情直率热情,粗疏快活,浑身散发着男性的荷尔蒙。萧红生了孩子以后身体没有康复,她憔悴、病弱、敏感,在生活上笨手拙脚,她的才华却超过萧军的预期,大有压倒萧军之势。
这让萧军无法忍受,他极力贬低萧红的女性价值,说萧红是个没有“妻性”的人,也不愿承认这个他拯救出来的落魄女子写作才华超过他。直到几十年后,诗人牛汉夸萧红的文字比萧军有感染力,年近七十的萧军仍然大喊大叫,表示不服。
萧军经常殴打萧红,作家靳以亲眼看到萧红参加朋友聚会时,眼睛乌青。萧红弟弟也提到萧军与萧红发生冲突,萧军把家里的灯泡都给打碎了。
萧军还频繁出轨。他出轨导致朋友之妻怀孕,萧红很难过,见到这位朋友之妻态度冷淡,萧军责怪萧红“嫉妒,捐弃了一切同情。”
自幼缺少爱、缺少安全感的萧红非常依恋萧军,是他带萧红走上文学道路,他的正直、阳刚、热情、担当也让萧红感念,但是萧红无法忍受萧军给她造成的身体与精神上的痛苦,最终选择了离开。即使知道自己怀上了萧军的孩子,她也没有回头。
萧红与端木蕻良四、萧军两次与房东之女谈恋爱,生孩子
萧红离开以后,萧军应青年作家吴渤之邀,到兰州宣传抗日,住在榆中县县长王蓬秋家里。王蓬秋的小女儿王德芬年方十八,是个清纯可爱的少女。处在情感空窗期的萧军对王德芬展开了热烈追求。
萧军比王德芬大12岁,离过婚(萧军15岁结婚,九一八事变以后,萧军想去打游击,把妻儿送回老家,让妻子改嫁)。王蓬秋听说萧军“引诱”自己的女儿,大为恼火,把萧军轰了出去。
王德芬的姐姐很仰慕萧军,暗中帮萧军与妹妹传递情书。萧军一个月给王德芬写了38封情书,萧军头顶上的作家光环和滚烫的情书打开了王德芬少女的心扉,她表示只要跟萧军在一起,什么样的艰难困苦她也不怕。
萧军态度强硬地跟准岳父摊派:“德芬已经是我的,我也是德芬的,即使刀放在脖子上也要爱到底。”王蓬秋没办法,只好同意女儿嫁给萧军。
王德芬婚后就跟萧军离开兰州,以后的五十多年里,她跟着萧军辗转了大半个中国,陪伴萧军到生命最后一息。
王德芬能够陪伴萧军到最后,并非萧军痛改前非,而是王德芬性情柔顺,不像萧红那样个性鲜明,萧军的冷落与不忠,她默默承受。王德芬与萧军婚后生育五个子女,有这些子女牵绊,萧军只好履行丈夫和父亲的责任。
年,萧红在香港病逝。王德芬听到消息哭了。萧军虽然流了两次泪,他在日记中写道:“对于她,我不是悲悼过去的恋情,只是伤怀她底命运。’我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我不愿承担起这罪过和谴责。”
年,萧军一家调到北京,暂住在原国民党少将张公度家里。张公度之女张大学刚刚失恋,心绪低落。已经四十多岁的萧军又发挥他跟房东之女谈恋爱的特长,让张大学怀孕生女。因为王德芬不同意离婚,这个女儿只好寄养在别人家里。
丈夫与别人生了孩子,王德芬心里很痛苦,善良的她仍然怜惜这个无辜的孩子,多次陪萧军去看望这个孩子。
萧军与张大学之女、女婿与外孙,照片是四、萧军大男子主义性格的成因
萧军不断出轨,毫无心理负担的移情别恋,这在民国文人之中并不少见。郭沫若、郁达夫、徐志摩……我们可以列一个长长的名单。女性之中,萧红、丁玲……也有着复杂的婚恋史。今天我们看来,这是轻率,不负责任,那时的他们却认为这是“自由”。
不过,除了郁达夫,别人对自己的原配和同居女友只是冷落,很少有像萧军那样挥拳相向的。这就不能归罪于时代,而是要从他本人身上找原因。
萧军出生在一个家里出过“胡子”的农民家庭,他的文学启蒙书不是四书五经,诗词歌赋,而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这样的英雄好汉书。它们塑造了萧军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把同性情谊看得重于异性情爱。在文学道路上提携过他的鲁迅,他像父亲一样敬重,鲁迅去世时,他赶去哭灵,给年幼的海婴留下深刻印象:
“只见一个大汉,直奔父亲床前,没有犹豫,没有停,没有俗套和应酬,扑到床前,跪倒在地,像一头狮子一样,石破天惊的号啕大哭。……这是从肺腑深处,旁若无人地发出的悲痛的呼号,倾诉对父亲的爱戴之情。”
这个狮子一样号啕大哭的人就是萧军。
萧军身上有很重的江湖气,他喜欢锄强扶弱,让自己置于一个拯救者的地位上,因此,萧红落魄的时候他出手救她,萧红的文学成就超过他,他愤怒,无法接受。萧红在香港病重,跟骆宾基说:“三郎若知我病重,一定会不远千里来救我”,这虽然有萧红不切实际的幻想,却不是没缘由,萧军的英雄主义性格让他不会对濒死者不救。
萧军的粗暴性格在充当弱者保护者时会转化为优点。三十年代初,萧红生病,两人都没钱,医院拒收,让他们转院。萧军急了,冲着医生怒吼:
“现在我的人病到这种地步,医院,我跟你说,如果今天你医不好我的人,她要是从此死去,我会杀了你,杀了你全家,杀了你们的院长,医院里所有的人!”
医院吓得只好收下萧红治疗。
有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萧军身上的江湖气也有地域特色。东北地区,物产丰厚,环境恶劣,在这里,不需要处理上海那样高度商业化城市精细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只要比比力气,谁能打能斗,谁就是赢家。范伟在《马大帅》中扮演过一个“辽北第一狠人”彪子,吹嘘自己“年少轻狂,打打杀杀”,固然可笑,也可见在很多人心里,“打打杀杀”是很光彩,很有面子的。
回看萧军家,无论他父亲毒打他母亲,还是他父亲与他三叔打架动刀子,他五姑用刀子捅伤他继母的母亲,他祖母用跟三婶母打架划破额头装死,都是比“狠”,比勇气。
他们的家暴看上去是“大男子主义”,实际上只是女子体力弱,如果女子力气大,就会是“大女子主义”。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萧军缺少平等意识,不认为打人有什么不对。
年8月,萧军到美国参加一个学术讨论会,《萧红传》的作者葛浩文追问萧军打萧红的详情,萧军带着怒意说:“你们老说我打萧红,为什么不说萧红是我打死的?……我只是在气头上把萧红推倒在床上,打几下屁股罢了。那能就把她打伤了?我是学武功的人,真要打,不要说一个萧红,就是十个萧红也被我打死了。”
在他的观念里,打人几下不算什么,是他表达亲热的一种方式。
当然还有性格的原因,端木蕻良的家在辽北,他就性情温和,从来没有打骂过萧红。当然这种性格也有缺点,在兵荒马乱之中,他很难给萧红提供她需要的保护。
我想,还应该考虑到一个因素,萧军跟萧红在一起时,他二十来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如果他中年时遇到萧红,可能是另一个样子。他中晚年以后,对妻子、对儿女的感情明显深厚起来,只可惜,萧红是在一个不对的时候遇到他。
晚年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