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红色故事感悟初心使命甘肃日报社甘肃日

2023/3/19 来源:不详

著名青少年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讲述红色故事感悟初心使命

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公司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演讲活动发言摘登

编者按

讲述红色故事,感悟初心使命。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之际,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公司于今年1月启动了“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建党百年大型全媒体主题采访活动,并派出全媒体采访小分队赴全省各地,追寻中国共产党人在陇原大地上留下的光辉足迹。

一次次采访,就像是一堂堂生动的党史教育课。我们的记者,不仅记录了百年党史中的甘肃元素、甘肃故事和甘肃亮点,也采访到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5月14日,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公司举行了“讲述红色故事 感悟初心使命”主题演讲,参加采访活动的记者分享了他们重走革命纪念地、感悟初心使命的收获和体会,这也是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公司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的一次创新之举。5月18日,我们以特刊的形式呈现这次主题演讲的内容,分享党媒记者践行“四力”的成果,以飨读者。

故事

南梁精神永放光芒

年11月,南梁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成立了。从此,南梁红旗不倒,成为中国革命耀眼的一颗星辰。“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的“南梁精神”,蕴含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我要分享的两则故事,就发生南梁在这片红色的大地上。

第一则故事,要从南梁革命纪念馆展厅陈列的一口大铁锅说起。

这口锅,是陕甘红军在南梁创建革命根据地时,送给当地百姓马大爷家的。当时的马大爷家一贫如洗,连吃饭的铁锅烧裂了几道缝也没钱更换,每次做饭都要先在锅底涂一层泥巴,把缝隙糊起来,然后把锅斜架着烧火做饭。刘志丹得知这一情况后,就命令警卫员把炊事班的一口锅送到了马大爷家。

“一粒米做军粮,一块布做军装,一个儿子上战场”。红军爱护群众,南梁的群众也倾其所有支援红军。马大爷得知刘志丹的队伍要北上支援陕北红军时,就让儿媳刘文英把家里的小米连夜磨成面粉,用这口大铁锅烙成小米干粮,摸着黑,翻越沟沟梁梁送给红军战士们。新中国成立后,马大爷家里的其他锅更换了好几回,但这口铁锅一直都在家中珍藏着。年,马大爷的孙子马登明将这口大铁锅捐献给了刚刚落成的南梁革命纪念馆。

第二则故事讲的是一棵枣树的故事。

这棵枣树,是革命烈士李凤明亲手栽种的。年,在环县曲子镇,年仅22岁的战士李凤明在执行公务时壮烈牺牲。沿途乡亲们一路“接力”,将李凤明烈士的遗体,从距离鸭洼七八十公里外的曲子镇抬回了家。采访中,烈士的孙子李华峰告诉记者,爷爷生前曾在老家窑洞外种过一棵枣树,那是他留给家人、保存至今的唯一遗物。

我们爬上山梁,站在黄土塬上一座废弃老宅外的这棵枣树下,烈士的孙子李华峰兄弟等人说,虽然不知爷爷长什么模样,但从小就听家人说,这是爷爷种下的枣树。每年枣子成熟采摘品尝的时候,就是大家缅怀先辈的特殊时刻。

在庆阳老区,蕴含着“南梁精神”的红色故事还有很多。这些故事辈辈相传,激励着后人们砥砺奋进。(新甘肃·兰州晨报记者熊园)

感悟

生命因信仰而澎湃

一个人,有了信仰,就有了奋勇前行的动力和披荆斩棘的勇气;一个政党,有了信仰,便会无坚不摧,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我们来到红色圣地南梁,走进革命烈士纪念馆,瞻仰烈士纪念碑,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信仰和信念。

南梁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为长征中的党中央及各路红军提供了落脚点,是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

行走于南梁革命根据地旧址,采访讲解员、研究人员、馆长,听他们讲发生在这里的红色故事,从革命政权艰难建立的历程,到一个个为了保护政权而牺牲的革命烈士事迹,无不感动着每个人。

刘志丹在入党时表示:“要为自己的信仰奋斗到底。”谢子长经历无数生死考验,但他始终对党忠贞不渝,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习仲勋14岁时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光荣入党,抱定“为理想而战、死而后已”的决心。

在革命斗争中,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陕甘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无论身处多么困难的境地,始终充满革命理想,在坚定信仰支撑下,凝聚起了广泛的革命力量。

在南梁,一大批年轻的革命者克服重重艰难困苦,经受种种严峻考验,始终如一坚定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

陕甘边区第一任妇女委员长张景文,全心全意投身于南梁文化教育事业,年,在陕甘边根据地错误肃反中受害致死,年仅29岁。

甘肃农村最早的党支部——中共彬宁支部创建人王孝锡牺牲时,年仅25岁。在临刑前一天,他在狱中留下血诗一首:“一夕风波路三千,把家园骨肉齐抛闪。自古英雄多磨难,岂独我今然!”

建党百年之际,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历程,一个个有信念、有信仰的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战斗到底的故事,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生在幸福美好新时代,作为一名党报记者,我们需要走进历史现场,走进红色故事发生地,循着这些历史的根脉,不断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顾丽娟)

故事

茨日那旧居的守护人

今日茨日那。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孟捷

红色江山,来之不易。

回望百年历史,有人为我们流血,有人为我们牺牲,有人为我们守护。

在甘南州迭部县以东的茨日那村,有一座二层木质小楼,年毛泽东带领红军队伍长征曾借住在此。历经风雨时隔80余年,这座旧居仍然完好如初,这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守护人——桑洁。

腊子口战役打响前,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及警卫人员来到离腊子口不远的茨日那村。红军来时虽然衣服破烂,但都非常有礼貌,跟村民表示想借住几天。桑洁的爷爷奶奶腾出家里的二层小楼给红军居住,进院门的房子住着警卫人员,毛泽东就住在二楼的房间。

住在桑洁家里的红军,不仅没有打扰他们的生活,还帮着打扫卫生、做饭。红军粮食短缺,爷爷奶奶拿出了家里的粮食送给红军,红军不仅写了借条,还留下一块银元。那一夜,他们从隔壁院子望向自家的小木楼,发现二楼房间的油灯彻夜没有熄灭。毛泽东就是在这期间下达并部署攻打腊子口。

年的一天,时任红一军第二师政委的肖华来到桑洁家中,他在小木楼里感慨地对桑洁的奶奶说:“你们全家人为中国革命作出了贡献,感谢你们。”肖华握着当时年仅14岁的桑洁的手说:“你要克服困难,把这栋房子保留下来。”

没过几年,桑洁初中毕业,原本打算随同学出门打工。可奶奶却把桑洁叫回了家,告诉他,“房子得有人守”。于是,桑洁住进了老房子,务农、打扫、守护房屋,同时还承担为游客讲解的任务,一干就干到了今天。近些年,来参观的人很多,桑洁怕损坏老房子,就守在二楼的楼梯口,严格控制着人流。旅游旺季时,50多岁的桑洁一站就是一整天。

如今,茨日那村环境优美,村里人大多住进了新房。但住在老房子里的桑洁,心里却很敞亮,他说:“当年答应肖华将军的事,我得做下去。这房子不能毁在我手里,我要好好地守护,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段革命历史。”桑洁家中的墙壁上高挂着一幅字,十分醒目,上书“感恩”二字。知党恩,感党恩,我想这正是桑洁致力于用一生去守护这座旧居的初心。(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彭雯)

感悟

红色筑梦之行点燃奋斗激情

红军长征,曾两次经过甘南。在这里,曾经发生过关乎党的命运、红军命运、民族命运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会议,这些重要事件和会议,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年3月16日—20日,我参加了“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建党百年大型全媒体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甘南,探访俄界会议旧址、茨日那毛主席旧居、腊子口战役遗址等一系列红色遗迹。这些红色遗址遗迹就像一颗颗璀璨夺目的宝石、一座座熠熠生辉的丰碑,时刻照耀着我们的心灵,激励着我们前进的脚步。

红军进入甘南境内时部队人员体力消耗很大,粮食和所携带的物资严重短缺。但就是在物资匮乏、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无数红军将士心怀崇高理想,经历重重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回顾历史、对照现实,我们应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弘扬艰苦奋斗精神,需要我们用理想信念去支撑;弘扬艰苦奋斗精神,需要我们用实践行动去体现;弘扬艰苦奋斗精神,需要我们用创新去维护。

在茨日那毛泽东旧居,我们与房主人桑洁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在桑洁眼里,守护好毛主席旧居,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桑洁不仅是守护者,更是一名新时代的奋斗者。因为一句嘱托,几十年来,他和家人一起守护着这座小楼。

时代在发展进步,彩虹和风雨共生、机遇和挑战并存,而奋斗的青春底色不能变。我们要在奋斗中不断释放青春激情与能量,展现青春之我、奋斗之我的全新风采。

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更是时代的奋斗者,作为一名党端的新闻记者,我们要俯下身、沉下心、融入情,深入基层一线,讲好群众身边的故事,真正架起党和人民的连心桥,步履更加坚定地奔跑在基层一线!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一代人也要有一代人的时代担当。新时代,呼唤艰苦奋斗者,也必将成就艰苦奋斗者。让我们做新时代的艰苦奋斗者,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在艰苦奋斗中奋力拼搏、砥砺前行。(新甘肃客户端记者景永鹏)

故事

红军在哈达铺

我为大家讲述的,是红军在哈达铺时发生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一个关于吃的号召。在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采访时,一面墙上写着“大家要食得好”六个大字,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这是当年红军在哈达铺时,总政治部发出的号召。

为什么把吃提得这么重要?年10月,红军第一支队伍渡过于都河出发,一路经历了国民党各部的围追堵截,爬雪山、过草地,大大小小的战争,缺衣少粮种种困顿。到达哈达铺时,部队人困马乏已至极限。

年9月18日,红军先头部队到达哈达铺,发现这里物质丰富,群众十分拥护红军。为了迅速恢复将士们的体力,总政治部发出了“大家要食得好”的号召,还给每个战士分发了一块大洋以便大家购买食物。

关于吃,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小细节。红军多为南方人,初到哈达铺,许多炊事员都不知道面食应该怎么做。他们和了面团放锅里煮,没见到预料中的汤圆,只煮了一锅面糊糊。正当战士们一筹莫展之际,哈达铺的老乡们来了,她们热情地教红军战士拿起了擀面杖。在老乡们的帮助下,战士们学会了烙大饼、擀面条、蒸馒头。这也才有了“雪山草地苦刚完,哈达锅盔香又香”的感叹。

第二个故事,是一份报纸改变历史的走向。这个故事发生在哈达铺镇东头的红军街。当年的邮政代办所就在那里。为了让药商及时掌握最新的贸易信息,哈达铺的邮政代办所发售各地的报纸。

在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里,我们见到了那张改变红军前进方向的报纸。年9月的一张《大公报》,通篇高喊“剿匪”的新闻,却把毛泽东的目光和长征目的地,从“到中苏边界去”转到了陕甘根据地。

年9月22日上午,在哈达铺下街村的关帝庙,召开了中央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毛泽东作了《关于形势和任务的政治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到陕北去”。这是一次重要的会议,成为长征的转折点。

报纸上意外得来的消息,竟使中国革命看到了曙光。长征跋山涉水,到底要走到哪里去?现在终于有了答案。红军上下一片喜悦。(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杨唯伟)

感悟

牢记来路 迈步向前

今年3月,我们“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采访组来到陇南,踏寻革命先辈的足迹,重走红军当年走过的路,用笔和镜头重温百年党史,探寻长征路上可歌可泣的壮烈篇章。

采访的过程,就是不断感动的过程,也是不断成长的过程。采访本身就是一次洗礼和教育。

第一站是哈达铺。当我们站在广场,久久凝视“到陕北去”的雕像时,仿佛听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那轰隆隆的炮声,仿佛又看到了80多年前,那一支为民众而战、为信仰而战的队伍。

伟大的长征,既是辉煌的胜利之路,也是苦难曲折的艰辛历程。在哈达铺纪念馆里,陈列着当年红军穿过的草鞋、用过的油灯。这些褴褛的衣服,破旧的草鞋,它们和曾经的主人一起,经历过枪林弹雨的考验,见证过红军战士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过程。采访中遇到的每个故事、每个人,也都让我深深感动。一块银元、一把铜勺、一张报纸的故事,在红军街充耳皆是。看着、听着这些故事,我们似乎理解了当年的红军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

山河无言,英雄不朽。“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信念的力量,是最深沉恒久的伟大力量。长征不仅是一场战略大转移,更是一场理想信念的远征。永远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永远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深情,不怕牺牲、勇于付出,这就是红军能战胜千难万险、千军万马,最终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原因。

今天,我们来到哈达铺,重温红军的苦难和辉煌,是对历史的铭记,是对中国革命的回望,也是对革命先烈的崇高致敬。我们来,就是为了聆听这些来自历史深处的声音,来自精神高原的呼唤,追寻意志、信念、理想所蕴藏的磅礴伟力。走进历史的过程,就是回望来路的过程,就是体悟初心,凝聚动力的过程。

“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走进哈达铺的分分秒秒,我也在叩问自己的初心。作为一名记者,一名新时代的媒体人,我们要用好手中的笔、镜头、屏幕,书写青春风华,记录伟大时代。

不忘初心,我们牢记来路;昂首阔步,我们迈步向前!(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郁婕)

故事

红色故事人人颂革命精神代代传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何香利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发生在革命圣地会宁的两个红色故事。

年10月10日,红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掀开了中国革命史新的一页,是长征胜利的标志。

会师,地点为什么要选会宁呢?

当时,周恩来提出,会宁是陇中重要交通枢纽,是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必经之地,在会宁会师,既占领了重要枢纽,又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毛泽东听后,高兴地说:“会宁,好地名,好地名啊!会宁会师,中国安宁。”

历史,就这样将会宁与长征永远联系在了一起,并留下了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红色故事。

1月19日,当我走进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一块玻璃展柜里,“一张党员登记表”吸引了我的目光。

登记表是手抄的,共十三行,上面详细记录了一位红军战士的信息:

李道存,19岁,属于“通讯连”;

籍贯为黄安县,也就是现在的湖北省红安县;

年自动加入红军,介绍人叫徐宏先;

红军离开会宁时,这张“党员登记表”遗留在了会宁县的周家大院,周大妈不识字,却把它缝在了绣花枕头套里。

年8月,被鉴定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一张“党员登记表”,能看出普通的红军战士,普通的党员,大都来自贫困的农村,他们都是普通人,但都有着坚定的信仰与革命理想。

年10月9日上午,住在会宁县城东关的魏鸿儒,带着不满3岁的儿子魏煜,前往设在邢家台子邢家大院里的红军总司令部。

魏鸿儒是会宁城里为数不多的读书人,他每天都来帮小红军战士书写宣传标语。

上午10时,魏煜跟着小红军上街粘贴标语。

忽然,敌机的炸弹呼啸而来,年幼的魏煜在街头玩耍,就在这万分危急的紧要关头,一位小红军战士飞身而出,将小魏煜扑倒在地,护在了身下。

一阵硝烟过后,小魏煜得救了,小红军却永远地离开了,再也看不到会师胜利了。

为了报答小红军的救命之恩,魏鸿儒把小红军葬在了他们家的祖坟旁边,以表达对小红军的感恩和纪念之情。

魏煜长大成家后,有了三个儿子,魏鸿儒分别给孙子们起名为:继征、续征、长征,合起来就是“继续长征”。

如今,当年被救的魏煜虽然已经离世,但他的子女们还在会宁,红军长征留下的宝贵精神,仍在一代一代地传承和弘扬。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

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长征英勇的足迹,始终被中国人民铭记;

三大主力会宁会师,使会宁的名字响彻全国。(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何香利)

感悟

感悟长征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塔。新甘肃·兰州晨报记者 裴强

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将会宁与中国革命永远联系在了一起。

今年1月,甘肃日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庆祝建党百年全媒体采访小组来到会宁。行进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听到最多的是红军将士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顽强的革命意志,感受最深刻的是党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的深厚情感。

大墩梁阻击战,是会宁会师后发生的最惨烈一次战斗。这次战斗中,名红军将士壮烈牺牲。年,会宁县在大墩梁修建了烈士陵园。陵园建成的那天起,为英雄守墓,成为当地村民的一种责任。

采访中,大墩梁村村民曹瑛动情地说:“没有革命先烈当年的流血牺牲,哪有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大墩梁村的每个人,都是烈士的守墓人,而且一直会守下去。”

几十年忠诚守护,几代人无私坚守,这是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更是对长征精神的忠实传承。事实上,这种水乳交融、生死相依的军民之情,在当年红军会宁会师期间,体现得更加生动。

红军当年会宁会师期间,县城王家台子的王勤夫妇负责为朱德总司令送饭。短短二十多天,他们和朱老总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离开会宁的时候,朱老总将自己仅有的一把瓷茶壶留给了王勤。

今年70岁的王文汉,是王勤的儿子。他告诉我们,红军离开会宁时,他的三叔王倦加入了红军,后来在沂蒙山抗日战斗中英勇牺牲。朱总司令当年送给他父亲的那把瓷茶壶,如今收藏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

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年,会宁只有6万多人,但在会师期间,群众不仅为数万红军将士的休整提供了条件,同时还筹集了许多粮食、衣物。红军撤离时,多会宁子弟义无反顾参加红军,走上了革命道路。

80多个春秋,磨蚀了许多记忆,却让长征精神更加闪亮。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长征精神的感召下,如今的会宁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年3月,会宁县成功退出国扶贫困县序列。

会宁的这些红色故事,虽历经沧桑,却依旧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作为新时代的媒体人,我们要成为长征精神的传承者,行程万里,不忘初心,深入基层,践行“四力”,以实际行动续写新时代党群关系、军民关系的新篇章。(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齐兴福)

故事

忠诚的革命信念永远的精神丰碑

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总部及第5军、第9军、第30军共多名将士,奉中革军委命令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11月,组成红西路军转战河西走廊。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同敌人殊死搏斗,历时半年之久,歼敌20多人,在战略上有力策应了河东红军主力的斗争,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年1月1日凌晨,红西路军第5军在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的率领下,一举攻占高台县城。

占领高台县城后,红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在此成立了中华苏维埃高台县政府。国民党马步芳部闻讯调集2万余人包围高台县城。红5军将士奋勇守城,拼死杀敌,多次打退敌人进攻。但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20日下午,高台城破,第5军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等近人壮烈牺牲。

高台城破后,牺牲的红军将领和被俘的红军战士遭到了马家军血腥的屠戮。第5军一位张姓护士长受伤被俘钉死在一棵槐树上,年仅15岁。为纪念这位壮烈牺牲的红军烈士,高台人民称它为“红军槐”。

英雄的身躯虽然倒下了,但他们的英雄事迹永远铭记人心。董振堂壮烈牺牲的噩耗传出后,中共中央在宝塔山下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毛泽东深情地说:“董振堂是一个坚决革命的同志……我们的革命队伍需要这样的同志……”

在血战高台牺牲的第5军政治部主任杨克明,时年仅32岁。年,杨克明和魏俊淑结婚。为了革命需要,他告别新婚不久的妻子,踏上了革命的征途,直到年,五年多来,他只回家探过一次亲。谁又能想到这竟是他们最后一次相聚!当年送别亲人的魏俊淑,此后与年迈的婆婆、幼小的儿子相依为命,苦苦度过了17个春秋,终于迎来了全国的解放。她翘首等待丈夫归来的身影,却杳无音信。直到年,她才知道,自己苦苦等待了半个世纪的丈夫,早在年就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年8月17日,魏俊淑和子女们抬着花圈,缓缓来到高台的杨克明烈士纪念亭前。当50多年的苦苦等待、50多年的切切思念变成眼前高铸的丰碑,变成革命烈士证书时,她再也抑制不住悲伤的泪水。离别之际,一步一回头、一步一鞠躬、一步一行泪……

大漠雪山,留下了英雄们的铿锵足迹;硝烟热血,铸就了先烈们的巍峨雕像。红西路军指战员忠诚革命、坚定信念,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艰苦奋斗、顽强不屈的崇高精神,谱写了一曲震古烁今、感天动地的英雄篇章。(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刘成)

感悟

用信仰书写青春以担当履行使命

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公司“讲述红色故事感悟初心使命”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演讲活动现场。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蔡文正

作为一名刚刚步入新闻工作岗位的“新兵”,这次采访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让我有机会重温党的光辉历史。一个世纪以来,我们党从血雨腥风中走来,从枪林弹雨中走来,经历了无数血与火的洗礼,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带领中华各族儿女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从辉煌迈向新的辉煌。在这样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完成时代赋予的任务,讲好革命故事,传承和发扬好红色精神,对一名党报新闻工作者而言,既是责任,更是光荣。

信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够永葆活力,永续发展的内生力量。3月15日,我们踏上此次主题采访活动的征程。开启信仰之旅。

行至梨园口,四面环山,地势险峻。历史记载,在黑暗的夜晚,红西路军战士忍受着严寒,手握无弹的枪支和残缺翻卷的刀叉,在旷野山间与敌对峙。在梨园口战斗遗址,一座纪念碑高耸入云,这是由无数的英魂用铮铮铁骨和满腔热血所铸就,是一个时代的高度、精神的向往。

站在纪念碑前,望着茫茫黄沙、沉沉苍山,这里每一处土地上都经历过弹雨,浸润过鲜血,掩埋过英魂。为了革命理想,这么多年轻的生命抱定一个坚定的信念,卧冰雪、饮寒风,浴血奋战,长眠于祁连山中。梨园口,它的山头洒满鲜血,它的山谷阴风悲咽,这场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战被后人永远铭记。

为了一种理想,为了一个信念,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在河西大地上书写出革命史上的悲壮一页,留下了一段荡气回肠的千古悲歌。今天,那段历史虽已远去,但英雄史诗的主角,却越发鲜活地活在人们心间。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告诉我们,共产党人理想信仰重于泰山,光耀千秋。

采访途中,所到之处,所见所闻,我们也深切感受到了这片红色热土经济社会所发生的巨变。一个个采访对象同样令我们感动,有三代人接力守护红军战斗遗址的农民,有孜孜以求研究西路军历史的党史工作者,有精益求精宣讲革命历史的讲解员……他们在不同的岗位生动诠释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革命精神、奋斗精神融入血脉,化作信仰和力量。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红西路军是一座丰碑,是一段传奇,是一部史诗,是一堂党课。此次主题采访也是一次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我们在采访中淬炼思想,锤炼作风,提升业务能力。作为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我要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践行“四力”,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的媒体融合发展时代课题中,勇毅前行,在新征程上不断创造新的业绩。(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刘成)

故事

于无声处听惊雷

隐蔽战线的斗争对克敌制胜非常重要。

年10月,中共平东工委联络员吴友奎来临洮开展党的秘密工作,发展熙宁镇公所户籍干事魏发科入党,并建立了平东工委临洮城区直属支部,吴友奎任支部书记,魏发科任支部副书记。至此,中国共产党在定西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党组织——陇右工委临洮城区直属支部诞生了。

在开展革命斗争中,共产党员们利用各自的合法身份向陇右工委领导提供情报和通行证件。魏发科就是其中一个。

此次采访活动中,我们有幸采访到魏发科的次子魏启明。他给我们讲起了父亲当时冒着生命危险帮助同志们拿到县政府签发的身份证、通行证的故事。

当时,身份证、通行证大多有精细的编码,一证一码,没有证件寸步难行。魏发科利用熙宁镇户籍干事的身份,机智巧妙地把共产党员或要发展的进步青年的证件夹带入需要印编码的通行证中,顺利得到合法印章编码,最终巧妙地取得了余张身份证、通行证。与此同时,魏发科积极发展党员,考察进步青年,利用户籍工作刺探敌情,为陇右工委党的力量发展壮大作出了卓越贡献。

年12月,98岁的魏发科老人因病去世。在谈及父亲时,魏启明不禁潸然泪下。他告诉记者,父亲一生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团结带领劳苦大众和进步人士抗日救亡、与敌斗争,为临洮解放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始终恪尽职守、敬业奉献,积极推动全县农业、科技、教育等事业发展。

我们常常感叹影视作品中惊心动魄的情节,但面对面聆听这些故事,能够更真切感受当年共产党人的坚毅、胆识和气魄。

这群“神秘人”是党的隐蔽战线上的英雄。他们隐姓埋名,鲜为人知,孤身一人担负重任,以坚定信念为党的事业赴汤蹈火,于无声处听惊雷;他们深入虎穴,大智大勇,体现了共产党员的赤胆忠诚,于无形处建奇功。

他们的事迹永载史册,他们的精神同样不朽!(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薛砚)

感悟

沿着红色足迹追寻初心使命

这是一次见证初心的“红色之旅”,也是一场穿越时空的精神洗礼。这不仅是一次践行“四力”的基层一线采访,更是一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党课。

波澜壮阔的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陇西的山山水水,留下了光辉的足迹。陇西,是红军长征过境部队多、驻扎时间长、开展革命活动丰富的县之一。红军长征两次过境,在这里播撒下革命的种子。

中共陇右秘密交通联络站——“赵家店”联络员、杨友柏的妻子赵菊芳,曾多次面对敌人的刺刀,遭受敌人的毒打,她无所畏惧、坚贞不屈,用血肉之躯守护交通联络站的安全;倾海山、王炳全因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敌人对他们用尽酷刑,但他们视死如归,宁死不屈,为革命的成功和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采访中,我的内心被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组组震撼人心的图片,一件件革命前辈的英勇事迹所充盈着、激荡着,共产党人用血汗和生命,在那段不平凡岁月里书写如山的信仰、如磐的初心。纪念馆里,那些斑驳的文物见证着无数英烈为人民解放事业前仆后继、不惧牺牲的革命初心,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不畏艰险、坚定乐观、求真务实的革命精神和一切为了人民、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时时昭示着今天我们前行的足迹。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学习他们忠于党和人民、坚守信仰信念;学习他们严格管理自己,为了理想努力拼搏的品格;学习他们冷静沉着、足智多谋、坚决执行任务的决心和勇气。

红色的足迹汇成革命的道路,红色的旗帜指引前进的方向。回顾走过的路,不忘来时的路。时代在变,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没有变,党团结带领人民为美好生活共同奋斗的步伐铿锵。今天,我们沐浴在党的光辉下,要更加珍惜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革命成果。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作为一名记者,我要牢记历史,自觉践行初心使命,将革命精神融入血脉,做好红色传承人的同时,立足本职工作,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文洁)

故事

继承兰州战役中的革命精神

兰州战役中的营盘岭战役纪念雕塑。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张铁梁

兰州战役的故事,与几座山岭有关。主角却是千万普通将士,如今河山大好,却离不了昔日高山之顶、河浪之上英雄的浴血奋战。

兰州战役,作为西北战场的最后一个全胜之战而载入史册,但也打得艰辛。

窦家山血战持续7个多小时,打退敌人反扑20余次,我63军将士们饥肠辘辘,用超常的毅力坚持到打开兰州东大门;65军激战古城岭,敌人从漫山遍野冲下来,我军打上去,来回拉锯20多次,阵地前的血流成了小河;营盘岭上是钢筋水泥浇筑的明碉暗堡,且挖有壕沟,铁丝网和梅花雷密布,在这里,红旗七落七升;夺下沈家岭,解放兰州便只差“一箭之地”,4军恶战于此,参战老兵李振朝说:“沈家岭的山峰,都被打矮了两米。”

……

采访过程中,我听闻的一些故事,足以助我管窥兰州战役中的伟大革命精神。

先讲讲王立功。王立功是步兵第十一师三十一团二营六连的排长。我们19岁时,尚在书页间找寻人生梦想,而他19岁,在兰州战役的战火之中守护坚定信仰——胜利,要胜利!战斗中,一颗子弹从他的左眼穿进头颅,经战友抢救,他才得以幸存。到了晚年,王立功的大脑严重萎缩,对日常事务经常遗忘,但当有人问他,“你打过仗没?”他会毫不犹豫地说:“我打过!”“在哪儿打的?”“沈家岭!”

胡兴国从小生活在榆中县,有次放羊发现马家军在古城岭上埋地雷,他便悄悄记住埋雷点。后来,他自告奋勇当65军向导,带着部队避开雷区行进。战斗突然打响,他留了下来,拿着解放军的一把战刀,与敌人拼杀三个昼夜。战争结束,胡兴国每年都要看望牺牲的战友,就算年逾九十,也是如此。

还有曹德荣,一个牺牲后遗体都无法找全的英雄。他是第六军十七师的一名指导员。25日凌晨,我军开始攻打营盘岭,但峭壁挡住了先头部队去路,爆破组轮番爆破3次,均未成功。战斗每胶着一分钟,都会对我军造成不小的伤亡。于是曹德荣抱起三个炸药包,冲向峭壁,高高托起炸药包、决然拉开导火索。火光一现,峭壁被炸成一个斜坡,解放军们冲上去占领了敌阵地。战斗结束后,战友们几番搜寻,只找到一只手,手指上,拴了许多手榴弹和炸药包的拉火环。

此次采访,我走入厚重的红色历史里,脑海中英雄的形象愈渐清晰。我更加坚定了秉承前人精神、一往无前不懈奋斗的决心。正所谓,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苏家英)

感悟

让生活美好,让生命绽放

感人、感动;震惊、震撼……采访兰州战役,带给我很多心灵的触动。

年的兰州战役,第一野战军以伤亡余人的代价,歼敌2.7万余人,消灭了马步芳集团的主力,为新疆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解放铺平了道路。

兰州,因易守难攻的险要地势和大量的水泥碉堡群、暗藏的机枪火力点等工事,在国民党马家军看来,就是一座“不可攻破的铁城”。

借着身子倒下的重力,把红旗牢牢插上山头,践行“人在红旗在”诺言的旗手周万顺;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将炸药包扔进枪口,并用身体堵住枪口,炸飞碉堡的战士李应邦……有着钢铁般意志的第一野战军将士,浴血奋战,前赴后继,将“不可攻破的铁城”这句“狂言”击得粉碎。

我常想,每一个都是那么年轻而鲜活的生命,他们多想活着呀,活着孝敬父母,养育儿女,娶妻生子,活着看春暖花开,看雪花飞舞。

可为什么,他们义无反顾,选择了彻底“忘我”?

在兰州战役期间,彭德怀讲的一番话给了答案:“我们就是要把人民从水深火热的旧社会解放出来,让人民当家做主,过上和平幸福的日子。”

他们“忘我”,是为了更多的“我们”,更好的生活在这更美好的世界。

选择、理想、信念、精神——穿过历史的隧道,回望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容,我真正懂得了这几个词的庞大内涵——

选择,人生不就是一次次选择的过程吗?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不必生死抉择,可每个人生阶段,每个十字路口,甚至每一天的度过,如何选择,既考验人生,也定义人生;

理想,既要远大,又要立足于做好自己的事,每一天的事,每一件事;

信念,既要高大,又要善于努力上进,做到每天都有新进步,在每一个明天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精神,既要伟大,又要做一个生活有追求,处事有底线,懂取舍的人……

生命、理想、信念、精神,其实并不是高、冷、硬的抽象概念,是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冒起腾腾热气的油盐酱醋茶,是可以让我们的生命绚烂绽放的空气、水和阳光。

感恩先烈们用生命为我们换来如此美好的和平时代。把握当下,珍惜当下,让生活更灿烂美好,让生命璀璨绽放吧。唯如此,山巅之上英烈们的血才没有白流,九泉之下,他们也才会含笑而眠。(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施秀萍)

来源:甘肃日报、新甘肃客户端

编辑:贺靓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38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