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擦亮美丽兰州发展绿色底色中国发展网

2023/7/9 来源:不详

榆中马啣山生态恢复人工落叶松林陈旭东摄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王斌报道

三月的金城,春风拂面,万物复苏。

回顾过去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刚刚过去的年,是极为特殊、极不寻常的一年。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兰州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林草园林系统干部职工全面落实脱贫攻坚和生态环保两大基础性底线性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行业领域改革发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守正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有力推动全市国土绿化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新成效。而这,也是“十三五”兰州全市林草园林事业发展的精彩收官,更是“十三五”全市上下拼搏奋斗的集中缩影。

五年来,兰州市坚持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全力构筑区域生态屏障。按照“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方针,因地制宜、分区实施,稳步推进天保工程、三北工程、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等国家林草重点工程,争取实施重点区域生态修复、“一道一路”绿化、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项目,不断扩大林草生态资源总量,努力打造区域生态屏障。

兰州植物园张耘摄

“十三五”期间,全市完成营造林68.85万亩(人工造林45.05万亩,封山育林23.5万亩,退化林分修复0.3万亩),超出58万亩目标任务19%,建成生态村镇个(重点村76个、生态村个、生态镇6个),其中什川镇上车村、马坡乡旧庄沟村、彭家坪镇石板山村、花庄镇湟兴村、龙泉寺镇河西村5个村获评“国家森林乡村”,预计森林面积达到.39万亩、森林蓄积量.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5.5%。完成沙化草地治理(退牧还草)3.8万亩,草原鼠虫害防治19.9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6.26%,较年增加3.75个百分点。特别是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林业示范建设(兰州市项目),作为中国荒漠化防治的典范,接受了外国驻华使节和联合国有关机构代表的专程观摩,得到评价“伟大的中国人民了不起!”,甘肃省委主要领导更是誉之为“陇上塞罕坝”。兰州市林业局先后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先进集体”以及“全省绿化模范单位”“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省级先进集体”,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获评“—年全省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同步涌现出“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先进个人”“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省级先进个人”“全省绿化奖章”获得者及“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进个人”“优秀驻村帮扶工作队长”等一批绿色先进楷模。

五年来,兰州市坚持以人为本补齐短板,精心打造“黄河之滨也很美”城市品牌。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工作理念,紧紧围绕群众“米见绿、米见园”的需要,通过拆墙透绿、街角营绿、场站增绿、社区补绿、滨水映绿、立体植绿等方式,高质量打造生态区、绿带、公园、小游园、微绿地相结合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于年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打造“黄河之滨也很美”品牌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三五”期间,公园绿地建设上,改造提升五泉山公园、白塔山公园、兰州植物园、银滩湿地公园等重点公园,加快推进彭家坪中央生态公园、西固金城公园二期、榆中生态创新城面山景观提质增效、兰山面山花海景观等项目建设,积极谋划兰州植物园二期东扩、湟水河城郊公园、红古恐龙地质公园项目,拓建改造“三小”绿地(小游园、小广场、小绿地)87处,新增改造城市绿地.5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46公顷,绿地率35.43%,绿化覆盖率39.81%。道路绿化上,优化美化城市绿色廊道,提升改造多条城市道路景观,补植行道树16万多株、花灌木万株、野花组合40万平米,摆放梯形花箱12万个、灯杆花箱个、绿雕60座、盆花1万盆,尤其是针对立交、天桥、栅栏及河堤、护坡、建筑立面等特殊空间,广泛种植爬藤攀援植物,探索实施立体绿化42.3公顷。庭院绿化上,先后创建花园式单位(小区)45个、园林化单位(小区)62个、绿化达标单位(小区)84个。园艺花事活动紧锣密鼓,按时举办年度兰州植物园国庆菊花展、“百万鲜花靓金城”活动,精心举办全市新优园林花卉品种展示会、“精致兰州·魅力五泉”花卉艺术展,主动承办全省园艺插花技能大赛,积极参加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和花卉博览会、世界园艺博览会室内展品大赛、西部六省区园林信息网会、敦煌文博会等活动,获得各类奖项个,充分展示了美丽兰州生态名片。

五年来,兰州市坚持打防并举分类施策,坚决维护绿色生态资源安全。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坚持依法依规、分类施策,持续推进林草园林有害生物防治、各类灾害应急和森林草原防火能力建设,从源头上防范化解人民群众身边的安全风险,未发生森林草原重特大火灾和大面积鼠兔害,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四率”指标全部达标。

重点构建三个方面的管控体系:一是监控体系,初步构建了以天上无人机,空中各类遥感监控设备,地面名护林员、名草管员为主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护网络,及时掌握区域绿色生态资源动态变化情况,特别是管护人员分片包干、网格巡查,在灾情高发时期、林区草原关键节点设卡值守、堵源截流,有效遏制各类森林草原灾情疫情发生、蔓延。二是制度体系,印发实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森林草原防火令等相关规定,修订完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以及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林业生态破坏事故等3项应急预案,先后开展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绿卫”“绿盾”以及打击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等专项行动20余次,累计立案查处起,不断完善林草园林防灾减灾治理体系,持续增强制度治理能力。三是预防体系,组织力量定期不定期拉网式排查林地草原及其相邻周围火灾风险隐患,存在问题台账式管理、清单式销号,初步建立森林草原火灾隐患防控长效机制;针对林木草原病虫害、鼠兔害在我市的发生分布,认真调查研究发生规律,摸排发生区域,预测发生程度,精准施策、分类防治,依托全国林木种苗许可证管理信息系统加强源头防治,采用生物天敌等无公害技术的绿色防治方案,不断提高林草有害生物防治科学化水平。

福星林-榆中贡井林场荒山绿化陈旭东摄

五年来,兰州市坚持产业富民建管惠民,持续释放林草发展绿色红利。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采取发展生态产业、加大生态补偿、实施生态工程等措施,持续释放林业草原发展绿色红利,逐步构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体。壮大绿色富民产业,新增经济林3.45万亩,总面积达到14.5万亩,年产值10.35亿元(年产值),建成永登县龙泉寺镇山楂和大同镇樱桃、皋兰县什川镇软儿梨、榆中县和平镇核桃四个产业基地;种苗花卉经营户达到家,面积2万亩,年产值4亿元,形成平安镇、三角城、苦水镇三个种苗产业带;制定印发《兰州市完善集体林权制度实施方案》,新增林业专业合作社个,新认定家庭林场73家,扶持发展市级林下经济示范点81个,林下经济年产值达3亿元,市林业局获评“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进集体”称号。加大生态补偿力度,累计选聘生态护林员人次,发放工资.48万元;选聘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天保工程建设,发放工资.88万元,选聘名参与重点公益林管护,发放工资.17万元。吸纳群众参与造林绿化工程建设,累计近4万人(次)农民参与营造林、生态修复等工程项目,获得劳务收入2亿元,人均0元,特别是依托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帮助群众增收1.2亿元,其中:建档立卡户户、万元。

展望未来林业草原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实现新跨越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三个新”的重大战略部署,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兰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十四五”时期,兰州市总体上处于自身比较优势的重塑期、新旧动能转换的爬坡期、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更需主动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市林草园林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突出生态修复、资源保护、城市增绿的重点,逐步解决林业草原和城市园林绿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稳定生态系统,提升生态功能,丰富生态产品供给,为打造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加快建设美丽兰州奠定良好基础,重点在四个方面实现新跨越。

第一,在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方面实现新跨越。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加强榆中生态创新城等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推进乡村、通道绿化,推进退化草原治理、退化草原鼠虫害防治和沙化草地治理,完成林草生态修复30万亩以上。巩固发展“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深入推进建成区抽疏增绿、城市主题公园建设和主次干道绿化升级、“三小”绿地拓建改造、绿化先进单位(小区)创建、立体绿化推广等,重点打造兰州动物园易地搬迁项目生态产业圈,争取启动兰州植物园二期扩建项目,完成新增改造城市绿地公顷。

第二,在牢牢守住红绿蓝资源保护底线方面实现新跨越。建立推行林长制,落实天然林保护修复、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禁牧与草畜平衡监管制度以及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完善森林草原网格化管护体系,加强预防、扑救、保障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自然保护区问题整改,开展“绿卫”“绿盾”、森林督查、卫片执法以及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行为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种破坏违法行为。

第三,在不断提供多样化优质生态产品方面实现新跨越。推进低效经济林提升改造,提升产品供给能力和水平,提高经济收益,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扶持发展林药、林菜、林菌等林下种植和林禽、林畜、林蜂等林下养殖,实现以短养长、长短协调的良性循环。构建以森林公园为主体,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相结合的森林旅游体系,发展森林休闲度假、体验运动、科普教育、疗养康养等朝阳产业。加强乡土树种和珍贵树种苗木基地建设,增强优质种苗生产供给能力。关心帮助鲜切花、盆花、盆栽植物等特色花卉品种推广及基地建设,引导产品上线上平台,拓展国际国内“双循环”销售渠道。启动林业碳汇造林项目,争取在国际市场达成交易,积极提振造林绿化工作信心。

第四,在持续增强软硬件基础保障能力方面实现新跨越。全面深化生态建设科技体制改革,强化成果应用和转化。完善激励机制,支持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加强对外技术合作交流,主动吸纳全社会创新资源。加大优质林草品种引种、驯化和推广力度,建成一批种子园、采穗园和繁育基地。完善林区草原基础设施,推行基层站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改造国有林场管护站点13个,新修林区巡护道路公里、改造公里,布局建设1个森林生态监测研究站、12个重点生态区监测站和25个典型植被(功能)类型观测样地。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53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