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的河流作者李新海

2023/7/13 来源:不详

北京中科医院几级 https://yyk.99.com.cn/fengtai/68389/jianjie.html

兰州的河流——作者:李新海

天降甘霖,地流河水。河,有大有小,有宽有窄,有内陆河,流入内陆湖泊荒漠。有外流河,流入大海。河,是上苍留给大地的经脉,留给生命的源泉,是留给所有精灵的希望。大地因河流而勃勃生机,生命因河流而生生不息。

河流,也是有生命的,不但孕育了自己,也孕育了大地,孕育了自己怀抱里的所有生命。如此说来,河流,就是大地上所有生命的根基和依托。因此,就有将河流称为母亲河的民族了。黄河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河流的命名,充满了多元素的文化气息,反映了河流所在流域的地貌、气候、历史、人文等诸多信息,传承了很多人类文明。

中华大地广阔,东西南北差异巨大,文化也颇为多彩,河流的命名,和其它事物的命名一样,也有了十分丰富的内容。

当然,所有的事物,不但有共性,也有个性,河流也一样,也有特殊性。比如,我国各地也只以一个字命名河流的,这一个字,大都是指这一条河,没有其他意义。这也反映出中华汉字文化的博大。列如

山东的沂河、泗河、沭河,河北省的滦河,山西省的汾河,陕西省的灞河、浐河、潏河,安徽省的滁河,江苏省的淮河,浙江省的甬江,青海省的湟水,甘肃省的渭河、洮河、泾河等。

兰州地区由于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气候多变,千百年来有十多个少数民族在这里融合,繁衍生息,多种文化碰撞交融,因而各种文明交叉发展,内容十分丰富,在传承中,体现在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也包括地名的命名。其中,在河流的命名中,也表现的非常突出,异彩纷呈。有受历史行政管理影响命名的,有河水颜色命名的,有少数民族语言翻译、直译命名的,有少数民族人物称呼命名的,有以地貌命名的,还由于受兰州地区干旱气候影响,多有河流是季节性河流,因而,还有特殊的干河、沙河等名称的河流。这些无不体现出兰州特殊的地理位置、气象气候、地貌、地质、流量、水文、植被、历史、人文等文化特征。

黄河,全长公里,兰州境内公里,因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大,一年大部分时间内,水是黄色的,因而被称为黄河;苑川河,全长75公里,榆中县最大的河流,在桑园子峡入黄河。因早在汉代时,由于这一带水草丰美,为“龙驮沃土”,故汉政府设牧苑于此,筑“东西二苑,城相去七里”,苑川河因此而得名;苑川河在中游的甘草店至清水之间,因河水含沙量极高,被称为稠泥河;榆中三角城境内的干河,因只有上游下暴雨发洪水时,河里才有水,故称为干河;榆中县小康营境内的龛谷河,因从龛谷峡流出,则称为龛谷河;榆中县连搭乡境内的曳木岔河,发源于兴隆山北麓,因沟岔内森林茂盛,历史上一直有人伐木,曳木出沟岔,则从此沟岔流出的河,被命名为曳木岔河;发源于榆中,流经七里河入黄河的雷坛河,中游被称为阿甘河,因此地曾被鲜卑族占领统治过,阿甘是鲜卑族语“阿哥”的意思,阿甘河名源于此,而入黄河口处,有明朝肃王朱瑛建的金天观和雷坛,因而,八里窑以下的下游,被称为雷坛河;流经七里河区的七里河,因东距兰州城七里而得名;永登县境内的庄浪河流域,因过去蒙古族统治时期,草木茂盛,有野牛出没,庄浪是蒙古语野牛的意思,因而被称为庄浪河;永登县境内的吐鲁沟河流域,在蒙古族统治时期,也是森林苍翠,草木萋萋,流水清澈,吐鲁,是蒙古语“上好”的意思,因而该河流被称为吐鲁沟河;永登县境内的咸水河,因流经干旱少雨的黄土高原沟壑地带,流域内植被稀疏,环境恶劣,河水是由碱沟中的含盐碱量极高的咸水汇流而成,因而称谓咸水河,咸水可晒制食盐。这样的咸水河(沟),在永登、皋兰、榆中三县的北部山区有几十条。

兰州地区境内的河流有上千条,绝大多数的河,是季节性河流,有相当多的河,甚至常年无水,只有在暴雨天,才有流水。这也是兰州地区干旱气候和植被稀疏以及水土流失严重的水文的真实写照。过去真正常年有水的河流只有几十条。随着气候的变化,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些河流大部分已断流。目前,除了黄河、湟水、大通河水量丰富,庄浪河水量较丰富外,只有榆中县境内的龛谷河、徐家峡河、兴隆峡河、曳木岔河、官滩沟河、七里河境内的阿甘河、永登县境内的吐鲁沟河还有少量流水外,其他的河流,包括过去有较大流水的如苑川河、沙河、大河、水岔沟河、柳沟河、西果园河、七里河、笋箩沟河、龙滩河、咸水河、蔡家河、水阜河等均已断流。到目前为止,除黄河外,还没有彻底断流的河,已不到十条。

兰州地区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严峻的河流水文,已是要面对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让我们保护环境,从保护河流开始吧。

年11月27日晚于兰州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53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