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这个兰州人,就没有隋代第一名碑龙臧

2023/3/21 来源:不详

崔永玲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80712/6391440.html

一位兰州人,在中国书法史,留下了一块绕不过去的碑。

这碑就是《龙藏寺碑》。它不仅记载了隆兴寺初建时的规模,还记述了寺院修建工程的主持者、金城人王孝仙为劝选龙藏寺及募钱造寺的情况,不仅具有史料价值,更有书法价值。

历代评价《龙藏寺碑》称其上承南北朝余风,下开初唐书法诸家先河。康有为誉其为“此六朝集成之碑,非独为隋碑第一也”。其书法用笔遒劲多姿,结体中和宽博,意韵幽远高古,无六朝俭陋习气,历来被称为隋代第一名碑。

它滋养了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一批书家,打开了唐楷之门,开启了唐楷的先声,为中国书法史上绕不开的名碑。

(一)

距离兰州千里之外的河北正定,有一座千年寺院。它红墙灰瓦,苍松翠柏,沉稳大气,“隆兴寺”三字,尽显古寺沧桑之气,但也隐藏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寺院内最吸引人的是便是千古名碑《龙藏寺碑》,它在这里矗立了年之久,至今依旧启发影响着一个个前来参观学习的喜爱书法者。

大隋王朝是中国历史著名的短命王朝,仅仅传二世,三十七年。有雄才伟略的隋文帝,也有昏聩荒淫的隋炀帝,留下了文治武功,也留下穷兵黩武,民不聊生。传世的隋代碑刻,仅有三块。龙藏寺碑为第一,被誉为隋碑之冠。

龙藏寺碑,碑额上楷书“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15字。这位鄂国公,就是恒州刺史、兰州人王孝仙。

王孝仙出自金城王氏,其家族是北魏时期的武将世家,其高祖王万国,为北魏伏波将军、燕州刺史;其父王杰亦为一代名将,字文达,是金城直城人(北魏时期,金城郡下辖子城县。子城县即在今榆中县一带,也有说在西固。这里的直城应系子城县的误读误写)。

大象末年(大象为北周静帝宇文阐年号,公元年—年),王孝仙继承其父王杰的爵位,位至开府仪同大将军。王孝仙深得王杰之才,文武兼济,不仅是骁将,更是文官。到了隋代,王孝仙任恒州刺史,于公元年奉命劝奖州内士庶万余人修造龙藏寺,为国家祈福。寺院落成后,他请来书法镌刻高手,记录龙藏寺的兴建过程,以传之名山,以为不朽,龙藏寺碑就是这个背景下留下的。

(二)

龙藏寺是千年古寺,由来已久,其寺院名称,也是多有变化。宋太祖游览后曾对寺院进行了重建,也因宋太祖游览的缘故,取名龙兴。后来,以讹传讹为隆兴寺。

龙藏寺,或因隋唐、五代战乱之故被毁,《龙藏寺碑》石碑曾一度流落到了真(正)定府衙前。宋代重修时才移到隆兴寺中。

人们抄录碑文后,发现碑额上明确提到的金城人,名为王孝仙(读音为xian,原字为:单人旁+零)。不过,人们一直弄不清,龙藏寺石碑的这位金城王孝仙究竟是何人?据传,这个问题曾经难住了宋代的欧阳修。

直到清中期。

清中期,在文字狱的打压之下,大批文人转向了故纸堆。由此,考据学大为兴盛。人们才又逐渐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39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