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榆中挖洋芋掌上
2023/10/8 来源:不详知名青少年白癜风专家 http://www.xxzywj.com/m/
9月7日至8日,
在榆中县西南面的李家庄田园综合体,
口感沙甜、有机健康、耐储存的
“杨秸秆”有机新大坪土豆开挖了!
这是全国首批规模化种植的秸秆土豆。
土豆测产
“杨秸秆”本名杨肃昌,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教授采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发展有机农业,是健康农业的引领者和扶贫战线的新典型。因而得了一个“杨秸秆”的绰号,根据他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种植的蔬菜,被称作“杨秸秆菜”。目前,“杨秸秆菜”主要有西红柿、黄瓜、草莓、辣椒以及各类绿叶蔬菜等。
为了让“用秸秆代替化肥,用疫苗代替农药”种植理念深入人心,为“新大坪”品种土豆提供使用秸秆反应堆技术种植的数据支撑,给“杨秸秆”的粉丝和消费者增加信任和体验采收的乐趣,杨教授及所有种植基地工作人员举办了这次“群员挖土豆活动”。
杨教授在活动现场介绍秸秆土豆
全家老小齐上阵,田间地头笑语稠
骄阳似火,却阻挡不住群员们对秸秆土豆的热情,“杨秸秆菜”的群员们以家庭为单位,纷纷拿起铁锨在烈日下展开“挖土豆大赛”。
走进地里,比赛开始
比赛中的群员
新鲜出土带着泥土香气的秸秆土豆
“你看我挖的这株,怕是今天单株产的最多的了!”
“你那个有点儿小啊,你看我这个,个个都是大家伙!”
“这洋芋长得太好了,匀称得很啊!”
“今天回去做个洋芋宴吧,蒸洋芋、烤洋芋、洋芋面片……”
群员们一边挖,一边交流,互相帮助、比较、拍照留念,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早已把比赛的紧张感抛之脑后,享受劳动本身带来的新鲜感和愉悦感。
慕名驱车而来,愿作推广大使
临夏的马先生是“杨秸秆菜”的忠实粉丝。活动当天马先生起了个大早,驱车两个多小时从临夏赶到位于榆中县的栖云山李家庄田园综合体,见证首批秸秆土豆的丰收。
马先生和他挖出的土豆
“我很早之前就吃过‘杨秸秆菜’的西红柿,但这是我第一次来参加群员活动,因为我们西北人就喜欢吃洋芋嘛,它既可以作主食,又可以当菜。”马先生说,“如果‘杨秸秆’也能在临夏出售,我愿意做推广人!”
“土豆明星”挖出的单株最高产量秸秆土豆
当天,同马先生一起来参与挖土豆的小孩成为地里最闪耀的明星,小小年纪却掌握着挖土豆的“独家秘笈”,一铲下去,他总能挖出又大又好的土豆,单株最高产量达到2.7公斤,成为本次“挖土豆大赛”中当之无愧的冠军!
成果丰硕,满载而归
“挖土豆大赛”结束后,群员们纷纷拿出自家的“战绩”进行成果展示,编织袋、塑料袋、竹筐都用上了。
群员成果展示
“杨秸秆菜”在扩大种植规模、增加蔬菜种类的同时,更加注重自身品质和来自消费者的直接反馈。大家之所以对秸秆土豆这个“金蛋蛋”抱有如此大的热情,是因为与一般技术种植的土豆相比,秸秆土豆富含钙、钾、铁等微量元素,满足了大家对优质、健康食品的需求。
此外,“口感沙甜”是秸秆土豆的另一大特色。一位87岁的老人赞叹道:“这个洋芋好吃,我能咬动,吃起来沙沙的!”
吃蒸土豆的87岁老人
刚出锅的秸秆土豆
蒸土豆为群员补充能量
进大棚摘黄瓜
黄瓜好吃,带些回家
吃完蒸土豆的群员们稍作休息后,一起进入李家庄田园综合体的3号大棚里摘黄瓜,大家边摘边吃,走时还不忘多带几根回家。
亲近自然,亲子体验
众多小成员的加入为“挖洋芋大队”带来了不少童趣。
“周末嘛,我们带着孩子来体验一下做农活的感觉,还能亲近自然,大人小孩都开心!”一位家长说道。孩子们拿起自己的小铁锨、小铲子,和小伙伴们一起走进田间和大棚,自己动手,体验丰收的愉悦。
挖土豆兄弟二人组
今天的午餐的食村都是我们自己动手得来的
走进大棚,感受亲子时光
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黄瓜啦!
在本次挖土豆活动中,群员共挖公斤,机械化采收公斤,并且全部销售完毕。在榆中县农业局和县马铃薯行业协会的指导下,对本次“新大坪”秸秆土豆进行了科学测产,结果显示:实际产量.5公斤/亩,对照现有历史数据记载,增产.9%。
通过本次活动,“亲友采摘团”实地参观秸秆土豆和蔬菜种植基地,见证了全国首批秸秆土豆的生长地,而且通过亲自采摘体验,让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买得安心、吃得放心”。
编辑
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