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时节兰州夏收忙多样种植富农家

2024/12/24 来源:不详

德国强力白蚀消能不能治好白癜风 https://m.39.net/disease/a_9344252.html
高原夏菜喜丰收连日来,榆中县众农户沉浸在夏季农作物丰收的喜悦中。该县的高原夏菜畅销全国,各个高原夏菜示范点上,人潮涌动,热闹非凡,采摘声、吆喝声、车辆声汇成“合奏曲”,菜农们年初种植的菜花、红笋、娃娃菜、西兰花等蔬菜喜获丰收,装车“远嫁”。图片源于网络7月31日,记者走进榆中县马坡乡上庄村看到,当地农户正在忙着收获散花菜、娃娃菜。建档立卡户白天恩,搓了搓手上的泥巴,说:“去年家里种了11.7亩菜,收入近4万元。今年主要种了散菜花,菜价好的时候能卖到1斤2元,现在卖2亩收入就有1.1万元了。剩余的9亩多预计在国庆节前卖完,今年收入有望远超去年,大家伙在家门就实现了稳定增收。”该村党支部书记丁述元介绍说,这里地处二阴山区,种植的冷凉型蔬菜刚好能错时上市,盛产的蔬菜,海拔高、光照足,病虫害轻,化肥农药几乎零使用,品质极佳。今年,这座村庄种植蔬菜亩,红笋、娃娃菜、菜花等蔬菜种植备受农户青睐。目前,大伙已收获了三分之一的蔬菜。还有亩豆类和亩油料类作物,因雨丰沛,长势喜人,秋收丰收在望。二阴山区的蔬菜正吃香,榆中川区大面积种植的高原夏菜,早已成为了餐桌上的美食。该县近九成蔬菜,目前已喜获收割,行销沿海城市,为“兰州高原夏菜”打出一张响当当的品牌。榆中县三角城乡王家营村的李玉萍,种菜已成能手。去年蔬菜长势好,价格稳定,这一户人家种植的8亩蔬菜大获全胜,当年赚来“万元户”称号。今年正月十五一过,一家人就种上了各类蔬菜。截至目前,除了1亩菜花三四天后收获外,其余7亩蔬菜均以卖出,最好的一亩散花菜卖了近0元。“现在我们川里差不多都种上了第二茬菜,点完这些娃娃菜,我们两口子还准备到村里附近的菜库打工。男的一天可以赚元,女的也能赚元,一般从年初到10月份我们既能种菜,又能在家门口打工,家里的收入一年最少也有10万元,日子是越过越好了。”正在种菜的李玉萍乐呵呵地说。记者走访榆中县农林局了解到,该县被确立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以来,成为了兰州高原夏菜的主产区,年蔬菜种植面积达42万亩,总产量万吨,实现产值17.5亿元。年全年蔬菜种植总面积预计达44万亩,目前完成种植39万亩,总产量万吨、总产值达到18.5亿元。连年来,蔬菜产业已成为榆中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和广大农民致富增收的主渠道。榆中现有蔬菜保鲜库40家,总库容量近13万吨,总资产3亿多元,形成了全省“北菜南运、西菜东调”最大的产地型蔬菜集散中心。每年5月底至11月上旬是榆中蔬菜的收获期,现在正值高原夏菜的上市高峰期,90%的产品销往广州、深圳、福州、杭州、上海等东南沿海地区,10%的蔬菜产品出口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西瓜地里说丰年夏日炎炎,红古区米家台上,西瓜地里西瓜香,西瓜丰收采摘忙。慕名前来的客商,一拨一拨,走上台来收购西瓜,车水马龙,络绎不绝。一车车打着“米家台”品牌的西瓜,走出田地,去闯荡省内各地、青海市场。8月1日,仲夏时节的米家台一片葱茏。西瓜地里,翠玉满堂,静静地沐浴丽日,“待字闺中”。“全副武装”的采摘工们站成一排,首尾接龙采摘西瓜,传递到地头的收瓜车上,人群中不时爆发出阵阵欢笑,解开劳碌的疲乏。农民将西瓜装车运往各地“这里的旱砂西瓜味甜,汁多,口感好,一上市,必遭哄抢。我这次已经是第二次到这里来批发装车,今天再拉3吨。”来自青海循化的客商李先生乐呵呵地打趣说。大家伙儿,王婆卖瓜,自卖自夸,都说,今年米家台的西瓜丰收,销路不愁瓜农笑。56岁的张成才是这块西瓜地的主人,人群中,他显得格外忙碌,一会儿和摘瓜工们一起采摘西瓜,一会儿又操心着称重、装车。趁着忙碌的间隙,张成才和记者一起蹲在地头,“侃”起了他的旱砂瓜。“3月份栽种了34亩西瓜,现在一大半已经卖出去了,亩均产量左右斤,收购价格在五角到1元钱之间,收益预计能达到十五六万。”老汉脸上挂笑容。娓娓道来,去年,他在米家台栽种了多亩的苹果树和梨树,因为果树近三年内还都不能挂果,所以就又套种了西瓜、郁金香、向日葵等农作物。熟料,西瓜,这样争气,成为一颗致富瓜。谈到种西瓜,张成才可是个地道的“土专家”,年轻的时候他在红古区马家台种西瓜,由他种植的马家台西瓜曾获中国第四届艺术节金奖、甘肃西瓜博览会金奖等重量级荣誉。年,在承包了米家台的荒地之后,他又在这里开辟了自己的“新战场”。满怀着收获的憧憬,第一批“米家台”牌西瓜在去年秋天喜获丰收。让老张没想到的是应了“万事开头难”那句话,由于米家台以前没有种植西瓜的历史,西瓜品牌效应基本为零,而西瓜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只认“老牌子”,导致40多万斤的大西瓜无人问津,严重滞销。多年的“土专家”遇到了在之前根本就算不上问题的问题,而且很严重。“当时我拉着西瓜去海石湾蹲了三天,结果连饭钱都没买出来”。望着满地卖不出去的西瓜,张成才心急如焚、一筹莫展,一年来的辛勤耕耘眼看就要泡汤了。“关键时刻,是我们村的帮扶单位——红古区检察院的干部们给我帮了大忙。”张成才满怀感激的回忆说,在了解到他的西瓜滞销以后,检察院的干部们先是自己买,你要10个,他要20个,然后干部们在朋友圈和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81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