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深入调研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保护

2023/2/23 来源:不详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663696.html

资料照片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甘肃时作出“兰州要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先发力、带好头”的重要指示,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首次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进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省、市委从我省我市实际出发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全力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我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兰州市政协把“促进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列为常委会年度重点调研课题,力求通过对有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深入调查研究,寻找有价值的思路对策,为实际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从今年年初开始,市政协主席李宏亚带领由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参加的课题组,对黄河流域兰州段进行深入调研、实地踏勘;对国家宏观政策和国内外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进行多视角分析研究;并多方学习借鉴黄河流域各省区、国内其他城市治河兴水、科学发展的经验。政协委员一致认为,促进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兰州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战略机遇,必须全面融入国家战略,紧跟时代步伐、更新发展理念、完善发展思路,努力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省会中心城市带动作用。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反复协商论证,聚众家之长,纳多方之言,分析了黄河流域兰州段基本情况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困难,提出了总体思路和具体对策建议。

基本情况

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黄河干流从西固区达川镇岔路村入境兰州,至榆中县青城镇大岘沟出境,全长.7公里(完全流经兰州公里),其中城区段47.5公里,农村段.2公里,流域面积1.3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亿立方米。东西高差米,是黄河上游比降最大的河段;河面宽度在米至米之间,最窄处桑园峡只有米。黄河兰州段共有20多条一、二级支流,包括湟水、庄浪河、宛川河、李麻沙沟、雷坛河、大通河等;干支流上共有27座水电站,地表取水口个。

年12月,我市成立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调推进领导小组,设立水利、生态修复、污染防治、产业发展、文化旅游5个专责组,统筹推进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加快进展、初见成效。在发展思路上,提出以“治理水脉、营造绿脉、打造商脉、弘扬文脉、集聚人脉”为主线,以“一河、两岸、立面、两山、两端”改造提升为重点,实施生态修复与保护、水系联通、防灾减灾、污染防治、交通改善、风貌提升、文旅融合、产业升级、智慧管控、土地整理十大重点工程,提出打造山雄水秀、显山露水,具有黄河文化底蕴和西北特色的山水城市,实现“水润金城、水秀金城、水富金城”的美好愿景。确定了发展目标、实施范围和重点项目,在编制完成《黄河兰州段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基础上,着手编制《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及水利、水安全保障、防洪、河湖岸线保护、河洪道治理利用、水土保持6个专项规划。在项目建设和重大工程上,投入资金大力开展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提升、水污染防治、沿线景观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夜景亮化和发展夜间经济等工程,河滩整治及河洪道清淤疏浚、干流防洪治理、大砂沟等山洪沟道治理渐次推进,黄河兰州段湿地修复、各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黑臭水体防治加快推进。建立和完善河长制,深入推进“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重点整治乱采、乱占、乱堆、乱建问题。黄河文化建设提上重要日程,黄河楼、兰州老街等地标建筑基本建成,“读者印象”精品文化街区、白塔山综合改造提升项目加快实施,黄河风情线改造提升取得成效,河岸健身步道、护岸景观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以及河口、青城等黄河历史文化古镇开发建设,都取得新的进展。“一心两翼”城市发展格局、西部山水城市发展目标更加清晰,以“十大生态产业”为统领、以重振“兰州制造”为抓手、以实施“三化改造”为突破,“改旧”“育新”相结合,全力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高质量发展。目前,黄河兰州段干流水质状况良好,达到国家三类标准,干、支流主要水质考核断面达标率、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

深入分析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我市深居黄土高原腹地,自然条件差,干旱少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突出,城乡水面覆盖率、林草覆盖率低,水源涵养功能低,生态空间管控压力较大。多年来,在保护开发黄河资源、加强水利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推动转型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仍存在生态环境脆弱、水污染治理和防洪减灾任务繁重、水资源短缺和利用粗放、产业结构依能倚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困难和问题,尤其在以下几个方面较为突出:

(一)水污染和水环境方面。工业、城镇生活和农业面源污染不同程度存在,水污染防治依然任重道远。一是黑臭水体、城乡污水直排黄河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但还存在隐患。全市现有入河排污口主要分布在干流和湟水、大通河上,还存在底数不清、工作基础薄弱、历史遗留问题多等问题。水质自动监测站少,网格化精准管控还需加强,水环境抗风险能力不足。二是湟水等上游来水对水质影响大,存在污染隐患。干流和湟水、大通河、庄浪河、宛川河等主要河流流域面积广、岸线长,河道沿线一些群众水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少数企业、边远乡镇水污染治理滞后,河道及岸带随意搭建、河堤破损、黄土裸露、垃圾堆放现象还没有完全杜绝。三是排水设施基础薄弱。虽然城区主次干道基本实现雨污分流,但老旧城区和小街巷雨污合流较为普遍,老旧城区存在排水管网破损老化、配套不足、排水不畅现象,降雨时雨水进入污水管道,致使城区个别路段雨水井、污水井同时冒溢,造成污染和积水。加之交通流量大,开挖维修改造困难。四是洪道治理任务繁重。全市共有洪道条,其中城市53条、农村条,洪道沿线形成了一定数量、一定规模的产业聚集区和人口密集区,垃圾、污水收集设施不完善,一些洪道存在污染隐患。近年来政府花大力气治理洪道,但由于洪道数量众多,一些洪道及周边环境脏乱等现象还没有完全消除。五是土壤污染状况“家底”不清。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推进慢,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难度大,土壤环境监管能力不足,专业队伍、修复技术、资金保障、监测体系、设施装备、风险预警和应急体系建设滞后。生活垃圾分类制度落实还不到位,矿山污染问题尚未杜绝。另外,码头、船只、趸船存在水污染风险;城区周边天然湿地减少,保护、修复难度大;水资源利用较为粗放,农业用水效率不高,没有形成完整的再生水利用系统。

(二)洪涝和地质灾害方面。我市地质、气象环境复杂,灾害隐患点多面广,存在“无雨则旱、有雨则涝”现象。一是黄河水位季节性变化较大,洪峰流量达—立方米/秒,枯水流量仅为—立方米/秒,洪峰对河道、河岸、景观设施、水上交通和旅游安全影响大。近年来降雨增多,主汛期易造成黄河风情线不同程度被淹,一些设施、景观被毁坏。枯水期观感差、水上交通受影响。二是多雨季易造成城市内涝,城区内涝严重积水点尚有几处未完成改造整治。三是地质灾害隐患多,有些隐患点人口密集,无法实施治理工程,必须避让,但搬迁费用高、难度大。近年城市扩张和“向山要地”等工程,存在增加新隐患点的可能。四是矿业开发造成的环境风险,采煤沉陷区图斑主要分布于城关、红古、七里河、西固区,一些矿区历史遗留问题多、恢复治理难度大,仅靠地方政府和企业难以实施。

(三)植被和水土流失方面。一是水土流失经过多年治理,成效显著,但任务依然艰巨,特别是大量黄土丘陵沟壑,蓄水保墒能力差,治理难度大。二是国土绿化任重道远,目前我市森林覆盖率15.41%,与全国平均水平尚有差距,还存在重植树轻管护、造林成活率低等问题。随着造林绿化持续推进,难度小、成本低的造林任务已基本完成,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森林覆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都要付出几倍于之前的努力,国土绿化任务艰巨紧迫。三是绿化资金渠道有限,投入不足。南北两山水利工程老化,管理资金短缺,两山绿地大多未按照城市绿地标准核定保护费。

(四)水务和生态建管体制机制方面。一是生态保护治理协同性不够,区域、部门之间分工不够科学、配合不够紧密,行政手段、市场手段、社会化手段协同不够。二是供水、排水、节水及污水处理各项涉水工作,划归水务部门管理,改变了分散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情况,但暂时出现了业务不熟悉、机构不完善、部分工作不到位、设备资金缺口大、人才缺失等问题。三是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和水功能区管理工作基础薄弱,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四是河长制管理在机构、资金等方面存在一定困难,部分区县绿化工作力量有所弱化。因取消了承包林地可部分用于开发建设的规定,一定程度影响南北两山绿化承包单位的积极性,加之部分单位效益下滑、企业改制等原因,绿化投入减少。

(五)黄河文化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一是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方面存在差距。过去较长时期城市开发建设中对传统文化保护有所忽视,城区内一些有影响的古建筑、传统民居被拆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业文化遗产、文物古遗保护开发利用水平不高。二是文化资源整合开发不够。我市历史文化资源、地域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数量多、分布广,但较为分散,缺乏系统整合,例如红色文化资源整体规划、精心打造和深度挖掘不够,红色景点体量小、影响弱。三是文化旅游业发展水平不高。产业规模小,业态不均衡,带动作用不强,新型企业、龙头企业少,核心景区吸引力不强,人才不足。

(六)高质量发展方面。一是经济总量小,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布局不均衡、结构不合理,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名牌产品少,实体经济面临困难较多。二是虽然多年来大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推动绿色发展,但传统的重重轻轻、结构单一、粗放增长模式的惯性较大,能耗和排放压力依然比较大,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工业用地指标不足、一些基础设施配建不到位。三是新旧动能转换步伐较慢,科技创新驱动不够。兰州科技综合实力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15,但科技实力没能有效转化为产业发展实力,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够高。数据信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传统产业受市场、资金、技术所限,技改升级困难多。四是城市功能不完善,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城市管理精细化、法治化水平有待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上学难、看病难、停车难、出行难等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

研究探索总体思路

推进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引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把兰州打造成为黄河上游生态保护的先行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和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一)以生态为根。黄河是兰州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条件,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指示精神,大力推进污染治理、生态修复、防灾减灾、国土绿化、生态多样性保护和城市美化,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目标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同时黄河流域又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和发展大局,兰州应强化上游意识,担好上游责任,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量水而行、集约发展的原则,恪守资源利用上线、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抓手,推进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水灾害“四水同治”,实现环境、人口、城市和产业合理布局、有序发展,建设黄河之滨绿色生态山水之都,展现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兰州新画卷,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兰州贡献。

(二)以经济为基。抢抓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重大机遇,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构建特色鲜明、结构优化、绿色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增强流域经济发展新动能,探索走好富有兰州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应当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新的坐标,以十大生态产业为发力点,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实现固强补弱、培植动能和创新驱动。推动兰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在于振兴实体经济,关键在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全力推进先进装备制造、绿色化工、大数据等产业集群化发展,着力打造黄河流域重要的产业基地。要抓住机遇,谋划和实施一批重大交通和基础设施项目、重大生态建设和污染治理项目、重大文化和民生项目,特别是要高度重视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培育,两手齐抓、同向发力,推动制造业“二次飞跃”,重振“兰州制造”,推进文化旅游、通道物流、数据信息、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加快构建具有兰州特色的生态产业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把兰州建设成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支点城市和产业发展中心。

(三)以文化为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的要求,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兰州和甘肃黄河流域,是古今中外各种文化荟萃之地,既有古代的马家窑文化、彩陶文化、始祖文化、农耕文化、丝路文化等历史文化,又有近现代的工业文化、创业文化、城市文化,也有抗战文化、长征文化等红色革命文化,还有大量的风俗民情、民族宗教文化、遗迹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抓住这一优势,围绕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大局,推进黄河文化的传承、保护、弘扬,大力开展黄河流域红色基因传承、黄河相关历史研究、文物和遗址保护、非遗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利用、民族文化传承、古籍整理出版、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夯实文化底蕴、凝聚精神力量。

(四)以民生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新时代治理黄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保障生态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供水安全,切实做好民生答卷,让人民群众更好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要着力聚焦人民福祉和流域脱贫攻坚,立足黄河穿城而过的优势,围绕宜居宜业宜游目标,全力打造黄河之滨最美城市。要进一步做活做好黄河文章,紧扣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目标,在黑臭水体防治、黄河洪道治理、生态湿地修复、航道改造提升、城市管网改造和综合管廊建设、市区道路交通立体化改造等方面,谋划实施重大项目,补齐民生短板,回应群众期待,精心打造滨水景观带和宜居水环境,建设“显山、露水、透绿”的城市景观特色,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建设人民群众的美好家园,叫响“黄河之滨也很美”的城市名片,展现母亲河风采,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报答总书记的亲切关怀。

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黄河兰州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涉及水体、河道、岸线、湿地和生态治理、环境保护、防灾减灾、文化传承、产业提升、城市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各领域,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指针,坚决承担起“先发力、带好头”的历史重任,在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格局上将黄河兰州段打造成集河清水美、生态绿色、文化先进、产业发达、和谐宜居、人民幸福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真正实现水润金城、水秀金城、水富金城的美好愿景。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大力推进水污染防治,努力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上先发力、带好头

1.摸清底数,统筹治理。开展工业、城镇生活、农业等各类污染源调查,核实水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排查入河排污口,包括数量、具体位置、污染源头、实际排污情况等,建立数据库,为科学、精准、系统治污提供依据;摸清土壤污染底数,加快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详查化肥农药污染、白色污染、畜禽粪便和生活污水垃圾状况。聚焦黄河兰州段水质稳定达标,制定污染防治计划、方案,统筹推进饮用水源、黑臭水体、工业废水、城镇污水、农村排水“五水同治”。

2.不断提升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把防治黑臭水体作为重中之重,多策并举、综合施治,力争较短时间内稳定消除隐患。加快改造城市污水处理设施,重点推进雁儿湾、盐场、七里河安宁三大污水处理厂改扩建项目,整体提升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把雨污分流改造作为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的重点,千方百计加大投入,改造老旧城区雨污水管道系统,在新建区域和其他条件允许的区域,加快建设综合管廊,完善城市雨污水排水系统,消除城市内涝,力争用三年时间全面实现主城区雨污分流。

3.治理生活污水直排和工业废水偷排。在重点区域安装视频监控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同时加大人工巡查力度,科技手段与人工手段相结合,严防死守。重视防治码头和船舶污染,严格落实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和处置监管制度,确保垃圾污水集中上岸处置。水上交通逐步改用新型电动观光船,以“零排放、零污染、超低噪音”的模式运营。

4.加大工业和农村污水治理力度。加快推进工业企业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集中全处理,对重点排放企业在线监测全天候、责任落实全方位、监督管理全流程。有效控制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畜禽污染、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污染,提升人居环境。在沿黄重点小城镇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推进农村小型河流河道清淤疏浚、生活垃圾集中处置和改水改厕,提升水环境质量,做到水污染治理城乡全覆盖。

5.加强土壤污染治理。以土壤污染防治、固废整治为重点,打好净土保卫战。严格落实国家“土十条”,整合优化监测点位,完善土壤环境质量数据库。加强专业队伍、修复技术、资金保障、监测体系、设施装备、风险预警和应急体系建设。加大对采煤、冶炼、化工等区域的整治力度,严格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治理。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开展固废专项整治。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项目,呼吁国家和省上成立专门的土壤污染修复项目管理机构,监督土壤污染修复项目,提供技术、资金支持。

(二)加强河道治理和岸线保护,建设岸绿景美的黄河生态走廊1.加强黄河干支流河道保护治理。巩固干流河道城区核心段改造提升成效,弥补核心区外河道保护、绿化、美化欠账。强化河道监管,坚持和完善河长制,持续开展“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严把涉河项目审批关,清查现有涉河建设项目,整治以各类名义侵占河道、违法违规搭建、非法采砂等问题。加强重点堤防及控导工程建设和维修管护,进一步修整河堤,消除河堤病害隐患,黄河风情线核心区应突出完善设施、绿化美化,延伸区域重点修复河道生态原貌,拆除违建、清运垃圾、治理白色污染。将湟水、大通河、宛川河等河道全部纳入治理范围,做到干支流全覆盖。

2.进一步加大洪道治理力度。把洪道治理作为治理黄河水污染、改善城市环境的重点,制定科学的专项治理规划。加大资金投入,继续做好上报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的8条洪道综合整治,把主城区条件较好的洪道纳入生态湿地修复范围,将城市边缘地带洪道纳入治理范围,尽快启动纳入规划的53条洪道的治理工程,加固堤防、修整边坡、疏浚清淤、排涝除涝、拆除违建、清理垃圾污物。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营、因地制宜、逐步推进”的原则,合理选择城镇污水管网延伸、就地建设小型生活污水设施和垃圾收集转运设施等治理方式,收集处理河洪道沿线生活污水垃圾。在此基础上,实施两岸绿化、湿地保护、洪道生态廊道和小游园建设等工程,将主要洪道周边建设成为亲水、健身、休闲场所,打造一批环境治理新亮点,整体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3.进一步改造提升黄河风情线。按照打造国内一流滨水景观带、滨水旅游名城的目标,在全面提升环境、景观、设施、服务的基础上,花大力气解决关键问题。一是加快白塔山及周边改造工程,努力创建首个5A景区,加快“读者印象”街区、兰州老街、黄河楼、百合公园等的兴建和改造提升。二是建议将中山桥南广场改造提升项目提上日程,结合“读者印象”街区建设,远谋近施、统筹考虑,通过建设下穿上跨通道或其他有效方式,解决南滨河路白云观至读者大道蜂腰段交通拥堵问题;重新规划实施小西湖公园和黄河母亲景区一体化改造项目,完善水车博览园、体育公园、马拉松公园、音乐喷泉、银滩湿地公园、龙源等景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特别是设法解决停车问题,以及改造提升旅游公厕等。三是改进设计、综合施策,逐步解决泄洪期步道、河堤景观和码头淹没问题。推进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特许经营,多渠道解决建设和管护资金。

4.加强灾害防治,消除风险隐患。继续加强地质灾害风险排查,逐步实施高坪地区、山脚和沟道洪道周边人口稠密地区搬迁避让项目,防止出现重大地质灾害。加强推山造地项目管控,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并用,严防滑坡、崩塌及地面塌陷。利用好中央财政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补助资金,加快实施主城区南、北山两个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项目(五泉山东段、西五一山段),同时谋划和实施新的治理项目。加快实施湟水、大通河、庄浪河和宛川河等支流流域综合治理项目,逐步解决安全风险隐患。

5.加强沿河空间和土地管控。按照国家和省上规定,划定滨河生态空间和核心监控区,严格执行国土空间规划,加强土地用途管制,严格控制新增非公益用地。严格执行禁止和限制发展产业目录,禁止新建扩建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项目,禁止大规模新建扩建房地产项目。拆除违规占压河道和岸线的建(构)筑物,搬离不符合保护要求的项目和设施。控制核心监控区建筑高度,改造与自然风貌不协调的建(构)筑物,优化城市天际线,美化滨河建筑立面,丰富沿岸景观层次,整体保护黄河沿线空间形态。

(三)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不断提升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魅力1.做好规划和项目谋划。全面梳理生态系统总体情况,以河道岸带和沿河湿地生态修复保护为重点,围绕加强生态林、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湿地、草地、滩涂和生物物种资源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植物原生态,恢复和增强生态服务功能,维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等,编制兰州生态修复与保护专项规划。谋划一批土地综合治理试点项目,积极向国家和省上申报,力争列入计划。已经列入省自然资源厅三年行动方案的大砂沟山体修复项目等8个生态修复治理项目,要进一步细化,并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

2.扩大湿地,恢复湿地生态。调查全市湿地资源,摸清类型、面积、分布和生态状况,明确修复目标、任务、项目、责任、资金来源,推进实施。统筹考虑湿地的水质、土壤、大气、生物多样性等要素,进行整体保护和系统治理。通过水系连通、清淤疏通、截污纳管、科学配水,工程措施与生物治理多管齐下,扩大湿地面积,改善湿地水环境,大力恢复退化湿地。建设提升一批湿地公园,在严格保护、科学修复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旅游和文化开发。

3.加快实施重点生态湿地修复项目。恢复崔家大滩、马滩、雁滩南河道等河道与黄河水系连通,利用黄河水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重点开展黄河兰州段湿地修复东段生态治理项目,加快新建河堤工程,实施湿地植物栽植、道路绿化和景观工程、地下停车场等工程,全面提升湿地的整体环境,精心打造我省沿黄城区湿地样板。

4.保护生物多样性。种植湿地植物,增强水域栖息地功能,保护黄河兰州段珍稀动植物。高度重视黄河兰州段鸟类保护,明确责任,严防捕杀;加强干支流鱼类保护,严禁非法捕捞,规范放生活动,防止有害生物侵入。建议专项调查黄河兰州段鸟类资源,摸清数量、种类、栖息地、迁徙规律,河道河岸改造和景观建设、旅游观光时要充分考虑鸟类栖息地保护,科学评估人类活动对鸟类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大力宣传,提升黄河兰州段鸟类知名度,增加观鸟等绿色休闲内容,让更多的人参与鸟类保护,把黄河兰州段打造成西北地区鸟类天堂。

5.加强采煤沉陷区等重点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进一步梳理排查矿山矿坑环境问题,完善治理规划和重点项目方案,加快推进阿干镇矿区、窑街采煤沉陷区、水阜镇矿山等重点区域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变矿区为生态保护区。多渠道筹集治理资金,对历史遗留矿山和资源枯竭、企业效益低下的矿山,大力争取国家投入,加强地方配套和企业自筹;对在建、生产矿山,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由企业承担治理资金;按照“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多元化投资和多样化管理模式。

(四)节水治水兴水,全面提升城乡水环境

1.大力加强节约用水。按照“以水而定、量水而行”的要求,把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放在优先位置,强化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消除水龙头上的浪费。一是完善节水标准体系,加强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禁止节水不达标项目,推行水效标识、节水认证和信用评价,推进节水法治建设,建立用水总量、用水效率、纳污能力“三条红线”,提升水资源使用效率。二是大力推广工业节水减排、水资源循环利用和节水灌溉技术。三是不断增强水资源忧患意识和节水意识,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单位、社区、家庭,开展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营造全社会参与、全民共享的节水氛围。推进中水回用、雨水收集,引进先进技术,有效降低成本,逐步完善中水利用系统,给予中水利用不受用水总量和用水计划限制、减免税费等政策支持,推动兰州建设节水型城市取得实质性进展,探索经验,引领全省。

2.管住管好用水。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深化水价改革,加快水资源监测体系建设,将重要断面、重点取水口、地下水超采区作为主要监控对象,完善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建设全天候用水监测体系并逐步实现在线监测。加强水资源供用耗排各环节监管,纠正无序取用水、超量取用水、超采地下水等行为。从严审批新增取水许可申请。

3.提高城乡水面覆盖率。把提高水面覆盖率同提高绿化覆盖率一样纳入生态环境建设体系中,采取增加用水量、节水、中水回用、工业用水循环利用、海绵设施收集雨水等方法,增加水面,提升城市生态品质。科学论证,向条件许可的洪道注水,实施城区沟道棚户区居民搬迁注水。挖塘造湖,将部分荒地改造为小微水体。对水塘等小微水体清淤扩容,恢复蓄水功能。谋划老城区和榆中生态创新城开挖运河问题,有效增加水面,改变守着黄河不见水的局面。

4.吸收海绵城市理念建设节水型城市。在城市规划和项目建设中,推广海绵型建筑与小区、海绵型道路与广场、海绵型公园和绿地,布局建设雨水调蓄设施,消纳自身雨水,为蓄滞周边区域雨水提供空间。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将节水型城市建设项目列入专项建设基金范围。

5.治理水土流失。把沿河区域和周边农村作为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开展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加强小流域治理,加强标准梯田改造和淤地坝建设,综合运用工程、生物等多种方式,落实封、育、改、拦(封山封坡、育林育草、坡改梯、拦截泥沙)等措施,强化水源涵养能力,建立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使泥沙不下山、污水不乱流。建议在全市推广兰州新区建设“黄河上游生态修复与未利用土地综合开发示范区”、治理黄土丘壑生态脆弱区生态修复模式,山水林田湖草共治,整体遏制水土流失、提升生态质量。

(五)全面加强国土绿化,建设生态安全屏障

1.进一步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全面扩大黄河岸带绿化,沿黄河建设城市绿廊,加快推进榆中生态创新城造林绿化、兰州新区绿化美化、大砂沟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绿化等重点工程,规划建设中心城区至兰州新区和榆中生态创新城两条绿色廊道,规划建设新区和生态创新城外围林带屏障。依托天保、三北、退耕等重点生态工程和祁连山生态保护项目,实施重要区域生态修复造林。加强草原鼠虫害防治、退牧还草、沙化草原治理,稳定植被覆盖率。

2.巩固发展南北两山绿化成果。做好南北两山林地管护,确保林木保存率稳中有升。加快实施森林抚育项目,对景观效果不明显、树种结构不合理、生长量低的林分,实施抚育措施,改善林分结构,促进林木生长。积极向上申请资金,维修改造南北两山上水工程,保障灌溉。加强绿化承包单位管理,探索市场化管理路子。加强森林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保证林地安全。严格落实巡查制度,加大执法力度,清理两山区域违法建筑,杜绝乱占、乱建、乱采、乱挖。

3.加强重点区域绿化美化。改造提升黄河核心段面山景观,充分利用林业科技、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治理石质面山及秃斑裸露区域,提升面山整体景观效果。强化省门第一道面山景观提升和陡坡治理,加快实施城区六大出入口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及平地、河洪道裸露地块绿化,扩大林草覆盖面积,整体改善六大出入口生态环境。

4.建设精致园林,打造城市绿色内核。大力开展规划建绿、拆违还绿、见缝插绿、立体拓绿、破墙透绿和楼顶绿化,新改扩建“三小绿地”,打造一批精致园林。加大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做好城区绿地补植补种,及时治理裸露区域和行道树缺株断档,加强城市主次干道绿化,实施背街小巷增绿工程,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因地制宜开展村镇周边、景观通道、庭院绿化、四旁绿化、乡村绿道建设。

5.提高绿化水平和效益。城乡绿化要充分考虑地理、自然、气候和水资源条件,因地制宜、以水定需,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加强新植林地管护,解决成活率低的问题。城市绿化要选用耐寒耐旱树种草种,不贪大求洋,推广保水保墒技术,减少用水和养护成本。农村和荒山荒地要强化封禁治理,发挥大自然自我恢复能力。禁止随意开挖取土,工程项目完工后要尽快恢复植被。

(六)讲好黄河故事,保护传承黄河文化

1.挖掘、保护、展示、弘扬黄河文化。加强黄河文化资源调查、认定、登记和见证物征集收藏,建立黄河文化遗产名录和档案制度,健全分级分类保护制度,建立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标识系统,积极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划定历史文化街区,确定需要保护的历史建筑。深入挖掘和全面阐释黄河历史文化,提炼升华黄河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时代精神,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谋划建设国家级黄河文化产业示范园、黄河文化公园,推进“历史文化再现”、珍本典籍“活化”工程,打造沿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鼓励、支持黄河题材的理论研究、文学艺术创作、艺术展演和群众文化活动,编纂兰州黄河志书。建设兰州黄河文化官方网站和数字云平台,拓宽网络和国际传播渠道,打造黄河文化国际交流合作平台,讲好黄河故事,推动黄河文化传播。

2.建设黄河文化带,打造国家黄河文化地标城市。以兰州为中心,在全省乃至黄河流域更大范围内谋划建设黄河文化带,聚合丝绸之路文化、敦煌文化、华夏始祖文化、黄河农耕文化、河湟文化、革命文化、长征和红西路军文化、抗战文化、兰州近现代工业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核心资源要素,融入城市标识、场馆建设、遗址保护、公园景观、地标建筑中,形成历史文化地标群。围绕文明起源、黄河治理、地质现象等重要遗产,捆绑整合,申报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加强同沿黄省区交流与合作,共同打造沿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和生态文化保护带。建议在兰州规划建设国家级黄河文化博物馆,重建、扩建、新建兰州博物馆、丝绸之路博物馆、甘肃革命文化博物馆、兰州工业博物馆等,全方位、多视角集中展示黄河流域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出台兰州黄河文化带建设和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推进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法治化。

3.开展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抢救性保护。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大力实施文物保护利用行动。一是加强对文化街区、文物古迹、传统建筑、名人故居、古镇古韵保护开发,尽量不拆除旧建筑,修旧如旧、留住历史、延续文脉,涵养文化底蕴。二是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人的抢救性保护。建议重点建设黄河农耕文化展览馆,收藏展示旱作农业技术、灌溉技术和设施、农事习俗、农业遗址遗迹、农耕器具、饮食文化等。建议高度重视什川世界第一古梨园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深度挖掘其生态、历史和文化价值,以保护古梨树、古梨园为核心,整体改造提升景观和设施,将古法种植、天把式等技艺纳入非遗保护范围,打造黄河生态旅游品牌和本土文化名片。三是普查本地戏曲、传说、古籍、文献、民俗、工艺等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创新创作并举,创作一批舞台剧、影视剧等黄河文化作品,积极承办黄河非遗展、黄河流域群众文艺展演和黄河主题美术巡展等国家级黄河文化活动。

4.加强文旅融合,推进黄河文化旅游。把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转化为旅游利用和文化产业开发。串联兰州段及周边名胜古迹,打造大河风光体验之旅、中华文明溯源之旅、寻根之旅、治黄兴水研学之旅,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利用黄河文化旅游节、黄河之滨音乐节、兰州马拉松等节会,营造文旅热点,开展《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精品长期驻演和国内外巡演,推出“寻根母亲河”“寻梦读者”“丝路访古”等旅游品牌,擦亮城市名片。完善黄河风情线、南北两山等传统旅游,规划建设兴隆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吐鲁沟森林度假区、黄河古镇旅游区等重大文旅项目,开发滨河民宿、非遗展示、田园体验、夜游黄河、风味美食等旅游新业态。建设沿黄快速旅游通道,完善度假、康养、健身等业态设施,打造黄河文化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议参照漓江百里画廊模式,打造兰州至什川、兰州至达川两条水上旅游精品线路。利用传统和新兴媒体,开展大范围、多角度、立体式、全天候宣传营销,提升兰州黄河旅游影响力和美誉度。

(七)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

1.实施传统动能改造工程。以现有工业体系为基础,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市场发展趋势,针对我市石化、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占比较大的实际,在大力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的基础上,通过优化重组、资源整合、上大压小、上新压旧等方式,实现集聚集约、绿色发展。抓住国家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结合兰州石化等工业企业近期无法搬迁的现状,建议学习借鉴新加坡裕廊工业园区的模式和经验,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并举,对西固石化工业区域和石化产业发展进行重新规划,以黄河水资源保护和石化产业安全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做好城市空间格局、功能、路网、水系、生态空间设计,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延伸石化产业链条,引导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石化产业基地与生态宜居区和谐共生。推动钢铁、铝加工、炭素、铁合金、建材等传统产业智能、绿色、技术改造,加快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升级,激发传统产业新活力,实现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2.实施优势品牌打造工程。按照我省培育发展十大生态产业的要求,聚焦我市产业优势,推动现代石化制造、航空航天装备、电子制造业等产业实现集群发展,做大做强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通道物流、文化旅游、清洁能源、军民融合等优势潜力产业,擦亮“兰州制造”品牌,重振“兰州制造”雄风,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大力发展绿色工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康养产业等,打好“绿色牌”,提升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供给水平。建议加快兰州新区精细化工园区建设,大力发展高端化工产业集群、精细化工材料集群和中间体集群;提升红古循环经济园区,做大做强有色冶金和“城市矿山”循环经济产业链;抓住各方对甘肃中医药在新冠疫情防治中展现良好疗效广泛认同的时机,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支持佛慈等重点企业加强科研攻关,推动相关重点产品升级换代,提升我省我市特色健康产业的影响力。

3.实施数字产业加速工程。抢抓国家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的有利机遇,瞄准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积极向上争取,规划建设一批新基建项目。围绕疫情催生出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以电子商务、网上教育、网络医疗、网络游戏、网络金融等为重点的数字产业,特别是充分发挥“双创”活力,推动具有巨大潜力的线上消费、直播带货等“网红经济”,依托线上渠道提振消费,促进“兰州特色、兰州产品、兰州品牌”向数字化、智能化、社交化方向发展,将兰州打造成为西部乃至全国直播之都、创新之城。

4.实施开放水平提升工程。按照“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的目标定位,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提升中欧、中亚、南亚贸易通道物流运输水平,构建铁路班列、公铁和公海联运等有机结合的联运服务模式,塑造对外开放新优势。以兰州新区、甘肃(兰州)国际陆港等平台为依托,不断完善综合保税区、国际航空港、铁路口岸功能,争取在兰州设立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不断提高面向毗邻国家的次区域合作支撑能力,推动我市对外交流合作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发展。

(八)强化资金和政策支持,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争取国家和省上更大的支持。加强汇报和协调力度,争取国家和省上在政策、产业、资金、项目上进一步加大对兰州的支持力度。抢抓国家战略重大机遇,紧盯国家构建黄河流域生态管控体系、健全黄河流域生态协同治理长效机制、加强黄河流域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区建设、构建黄河国家公园、建立国家级水土保持示范区等重大举措,主动沟通,凝练项目,争取资金政策支持,在城市滨水区域和景观建设、水污染治理、防洪防灾、黄河文化开发、沿黄重工业城市转型、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廊道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作出兰州贡献。针对兰州建设用地不足,加快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在城乡建设用地供应指标上力争得到更多的倾斜,支持兰州新区、榆中生态创新城开发建设,扩大兰州发展容量和经济体量,提高兰州对人口和生产要素的集聚能力,强化经济中心地位,形成全省发展的“动力源”,增强兰州发展的溢出效应和对全省的辐射带动能力。

2.拓宽资金投入渠道。积极争取将重点项目列入国家、省上相关投资计划及财政预算项目库、债券库。市、区县建立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财政预算和专项基金,统筹利用各类财政专项资金,加大投入。创新项目建设投融资模式,协调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通过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和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投入生态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资金投入合力。建议在治理黑臭水体、城市内涝、河岸洪道和生态湿地修复中,全面引进PPP模式,将治理项目打包,面向全国招标,既解决建设资金和养护责任,又缓解政府一次性支出的压力。

3.争取生态补偿机制支持。以国家制定实施《支持引导黄河全流域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实施方案》以及省上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为契机,做好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资源和资产评估,做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积极向省上汇报沟通,争得省上对我市在改善黄河生态环境、水污染治理等方面工作认可,将我市作为重点生态补偿对象,争取生态补偿资金,再投入到改善黄河兰州段生态环境质量、提高节水效率等方面,形成良性循环。

4.为项目落地创造良好条件。推进流程再造,对生态保护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产业发展项目等,提高审批效率、加快审批进程,同时加大用地支持,为项目尽快落地创造条件。对列入中央和省上投资计划的项目,积极主动做好配合,推动项目加快实施。

(九)创新治理和发展模式,提升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能力1.建立联动机制,汇聚保护合力。一是加强区域协同。主动沟通协调,积极承担责任,参与省际、市际合作,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对接,积极参与推广应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形成“成本共担、效益共享”的跨区域协同治理、联防联控机制。二是推进产业协同。增强流域内不同区域产业的互补性,切忌盲目跟风,因地制宜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三是强化部门协同。明确各部门的权力和责任清单,厘清权责边界,形成分工明确、协同配合的治理格局。四是提升制度协同。综合采用行政手段、市场手段、社会化手段,发挥环境税收、绿色信贷、绿色债券、排污权交易、自愿减排等制度的作用,加强制度间的优势互补。建议尽快构建和完善我市的“大水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借鉴深圳等地的经验,可考虑在市级层面成立国有独资或合资的城市排水公司,承担全市主城区供排水设施的建设、管理、经营、养护等工作。也可在全国范围内招标,引进有实力的大型排水企业以特许经营方式,负责全市供排水相关工作。

2.创新治理方式,提升治理能力。加快编制各项规划,完善规划体系,实现一张蓝图引领。高起点谋划项目,创新治理和建设模式,借鉴兄弟城市经验,在污染防治、河道治理、灾害防治、绿化等方面,主要采取政府投入模式;洪道治理、景区建设等,主要采取政企合作模式;老旧小区改造等主要采取政策引导下的市场自主模式。推进污染治理从行业治理向全社会治理转变,特别是垃圾分类处理方面,推进政府、单位、企业、居民、物业协同,建立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全过程管理系统。加强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推进智慧监管,及时公开污染源、排污费征收、环境应急等信息,置于公众监督之下。推行远程、移动等非现场监管,加强环境风险跟踪预警,及时干预和惩处。推动生态与金融有机结合,鼓励金融机构建立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机制,建立抑制高污染、高能耗、产能过剩等行业贷款的约束机制。

3.不断提升环境保护的司法服务和保障水平。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强化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加强执法力量建设和环境执法监督,重拳遏制环境违法行为,形成保护监管长效机制。在湿地保护没有单独立法的情况下,建议我市探索制定操作性强的湿地保护地方性法规和标准体系。发挥兰州环境资源法庭作用,鼓励相关机关和社会组织对破坏黄河生态环境、文化遗产等行为,依法提起公益诉讼。建立环境资源鉴定机构,提高鉴定水平。在各级人民陪审员中增加专家型陪审员,提高公益诉讼水平。探索建立公益诉讼志愿者制度和公益观察员制度,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等担任公益观察员,协助开展环境公益诉讼。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谯喜龙通讯员解娅莉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35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