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现场评论
2023/3/9 来源:不详一切依靠群众、为了群众,真正把群众带动起来、凝聚起来、组织起来
走进甘肃省渭源县元古堆村,硬化路联通村巷,小轿车有序停放。在铺设彩砖的文化广场上,群众说收成、算收入,脸上露出笑容。昔日的贫困村,如今产业兴、环境美、人气旺,述说着发展之变。
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强调:“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老百姓利益着想,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近年来,面对脱贫攻坚任务,甘肃有36万名帮扶责任人、7.45万名驻村帮扶人员,奔赴一线、扎根基层,与群众一道攻克了最后的贫困堡垒。从摆脱贫困到乡村振兴,甘肃坚持政策不留白、工作不断档,防返贫、强帮扶,兴产业、促就业,力争让群众日子越过越好。实践证明,一切依靠群众、为了群众,真正把群众带动起来、凝聚起来、组织起来,就能打开一片天地、干出一番事业。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关键要有产业支撑。农村发展空间广阔,发展产业的需求高、动力足,但要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地处苹果适生区的灵台县,着力培育新品种,让群众增收有保障;曾经“苦瘠甲天下”的定西市,小土豆做出大产业;位于河西走廊的张掖市,玉米制种育出“金种子”……乡村有产业,群众有希望,日子就更有盼头。统筹考虑地方资源禀赋、市场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努力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就能把特色产业做成主导产业、把优势产业做成优质产业。
发展产业是第一步,要想让群众持久稳定受益,还需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过去在甘肃农村,土地较为细碎分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农业发展受到一定制约。近年来,一些地方培育合作社、引进知名企业、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既探索走规模化种植、品牌化建设的路子,又开展从田间到车间再到市场的种、产、销“一条龙”经营。在这一过程中,广大群众是重要生产者、参与者,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和“家门口致富”。
让老百姓幸福,既要物质上富裕,也要精神上富足。在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新粮地村,文明实践长廊上镌刻着乡规民约,小学老教室被改造成村史馆;在兰州市榆中县夏官营镇高墩营村,农家书屋成为村民农闲时学习本领的好去处……近年来,从建设乡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设施,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基地提供文化服务,甘肃对接农民需求,有针对性地供给文化产品,提振了大家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培育了文明新风尚。
习近平总书记曾赞叹陇原大地“整个地理形势宛如一柄玉如意”。从河西走廊到黄河之滨,从南梁老区到兰州新区……今天,陇原大地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奋进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全心全意把老百姓的事一件一件办好,就一定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书写发展新篇章。
(作者为本报甘肃分社记者)
《人民日报》(年11月02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