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加快推动十四五文旅产业暨乡村旅

2023/10/7 来源:不详

为进一步开拓视野,创新思维,丰富培训内容,7月4日至6日,平凉市加快推动“十四五”文旅产业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成员先后前往榆中栖云小镇、唐蕃云社、沈家岭等景区进行现场教学和观摩体验,学习借鉴兰州市在景区打造、文旅产业融合、A级景区和特色小镇建设开发运营、文旅新业态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

在榆中县栖云小镇,学员们一路参观了当地土雕艺术文化、野奢民宿、星河船院落、小镇中心商业区、非遗文创区、特色农产品和工艺品展览区、特色餐饮区等,了解到作为全国首批8家田园综合试点之一的栖云小镇,以满足消费者品质化、多样化的文旅需求为导向,依托兴隆山景区资源禀赋,将演艺、商业、住宿、美食等要素创新融合,实现“吃住行游购娱产学研”全面发展,形成了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路径,值得我们借鉴和推广。

在皋兰县白兰瓜基地,通过当地负责人讲解被称为甜瓜家族中的尚品白兰瓜,了解到皋兰县在积极引进推广优良品种,改进栽培技术,推进标准化生产,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发展链条,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农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变,打造了皋兰白兰瓜特色品牌,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带动当地人民就近就业和增收,使得旅游产业和农业产业同步推进,值得我们学习。

在前往临夏市唐蕃云社的大巴上,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培训中心副主任谢民向我们介绍作为全国甲级民宿的唐蕃云社,是以乡村振兴为引领,通过帮扶资金项目化,生态环境资源化、建设运营市场化等方式,打造了东乡乡村振兴新名片。在唐蕃云舍,民宿管家向大家介绍了民宿的特色,带领学员们参观精品民宿、文化中心,并通过餐饮服务的互动体验,让我们感受到当地民俗和西北风情。唐蕃云舍依托唐汪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底蕴、践行建设魅力乡村的理念,不断丰富休闲度假新业态的方式值得我们借鉴推广。

在八坊十三巷,学员们一行从拥政巷门牌坊进入,沿着巷道参观了八坊民俗馆、手工艺馆、河州茶马司、八坊博物馆、八坊非遗馆为代表的公益性展馆,了解到作为“城中村”变身文旅地标典型的八坊十三巷,在立足深厚文化底蕴,利用特有的文化元素、民俗文化、历史场景,形成了集古街民居观光、文化博览、美食体验、文化创意等多功能于一身的文化休闲聚落与文化旅游街巷,推动了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的良好传承,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这样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思考、借鉴和推广。

“红色七里河,巍巍沈家岭”,沈家岭有着“兰州锁钥”之称,在解放兰州战役中起到最关键作用。全体党员、干部先在战斗遗址文化广场重温入党誓词,淬炼党性,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员们参观了红色文化长廊、王学礼烈士纪念亭、小白杨营区,重走解放路体验战场环境和城防工事,身临其境感受战争的壮烈和残酷,并在村支部书记的讲解下,了解了沈家岭通过政策扶持、盘活资源、支持以党员为主体的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等形式,有机整合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完善各类配套设施,建成了集党性教育、军事体验、文创开发、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旅游体系,探索出了一条红色乡村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值得认真学习借鉴。

在两天半的实地典型案例学习中,学员们一路感受,一路思考,一路探讨,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加深了学员们对民俗体验、民俗文化、休闲康养等新兴文旅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了解,启发了各自在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的思路,有效促进理论与实践互通融合。

通过此次现场教学,大家一致认为,要丰富乡村振兴、文旅发展模式,必须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企业的资金优势、人才优势有效融合,根据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产业现状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的乡村产业,本着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形成“一村(镇)一品”的产业布局。同时,以点带面,深入推广,进一步提升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来源:市文旅局人事教育科

编辑:市文旅局信息统计科

备注

平凉文旅旨在宣传平凉文化旅游,欢迎转载。部分文字、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60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