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书彩卷凝心聚力抓创新榆中县务实重
2022/8/11 来源:不详哪个医院白癜风能治愈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5月的榆中是花的海洋。无论是兴隆大道、市民公园,还是和平天香山、高崖湖滩村,到处可见青田花海,百余种紫斑牡丹分布在榆中大地上多达20余万株。今天的榆中给人们以最美丽的嬗变展现在眼前!5年来,榆中县不断攻坚克难,取得了明显成效。
脱贫攻坚成就突出。现行标准下8.4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1.3%下降到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历史性摘掉贫困县“帽子”;经济结构持续调整。产业比重由“十二五”末的17比31比52调整为9比49比42,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初显;项目建设持续发力。异地扩建等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引进产业园等项目个,总投资.99亿元,为榆中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凝心聚力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春耕时节,榆中县高崖镇的农田里呈现一片繁忙景象。“玉米种三行,黄豆种三行,这两种农作物之间的行距要留宽一些才能保证黄豆生长有充足的光照,也能更好地发挥玉米黄豆复合种植的优势。”高崖镇尕九三合作社负责人刘海军一边干活一边说。与传统农作物不同,北山地区这几年主要以中药材为主打产业。“这两年,我将家里的20亩地流转给合作社种植中药材,同时在合作社打工挣钱,收入比较好,也比较稳定。今年自己也种了20亩药材。”上花岔乡百禄村村民张宗安说,甘草两年收获一次,一亩地大约产公斤,亩收入元左右,他去年仅中药材种植收入就将近10万元。
粮食产能保持稳定。榆中县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高标准农田7.85万亩,整治撂荒地4.62万亩、复垦复耕4.54万亩,复耕复垦率98.3%。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到44.9万亩,粮食产量达到12.79万吨。开展“菜篮子”增量提质行动,全力抓好蔬菜、瓜果和肉蛋奶等重要农产品供给。累计收购储藏蔬菜余吨、储藏马铃薯3万余吨,组织经营主体捐赠蔬菜80余吨、向主城区供应蔬菜余吨。
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榆中县坚持特色农业提档升级,全县高原夏菜、百合、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由51万亩增至63.7万亩,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余家,养殖总量达到万(只)。以川东蔬菜核心区为主,建成省级绿色高原夏菜标准化生产基地6万亩。推动中药材、百合规模化种植,建成甘草、黄芪、艾草及当归标准化种植基地2.5万亩,建成亩百合标准化基地5个。实施产业链条延伸工程,建成园子富源百合初加工产业园、和平神果精深加工产业园,运营华源、正源中药材切片加工厂和大有公司马铃薯组培中心。以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农业新兴增长点,建成三产融合产业园6个。成功举办高原夏菜新品博览会、甘肃特色农产品贸易洽谈会。打造“榆中大白菜”“甘味”区域公用品牌,园子岔乡成功入选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90家,家庭农场家,合作社家。累计认定“三品一标”农产品个。
“三区”建设如火如荼。榆中县以建设西部先进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为目标,挖掘农业附加值,打造产值超百亿元的三大产业区。建设高原夏菜核心区,按照“稳中东扩”思路,以“两带一环”为重点,托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专供基地、兰州国际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购中心,加快清水驿、高崖、新营、龙泉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套节水灌溉工程,优化种植品质,打造百亿级高原夏菜优势产业集群。建设旱作农业示范区,在哈岘、上花岔、园子岔3乡镇,新建扩建百合良种繁育基地,引进龙头企业开发百合系列新产品,打造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百合产业园;在贡井、中连川、韦营3乡镇,依托中药材产业联盟,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建成省市级中药材产业园,将百合、中药材打造成为北山6乡镇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建设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在甘草店镇打造千亩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成全县首个品种引进、产销一体的农产品加工集聚区。
创新方法打造美丽乡村。榆中县大力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行动,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累计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4个、市级37个,完成乡村建设示范村15个。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编制65个“多规合一”行政村庄规划。实施农村公益性事业一事一议项目,完成高崖镇关门口村、小康营王保营村、青城镇红湾村等15个乡镇15个村村内道路、小型水利设施、美化亮化等项目,村容村貌持续改善。集中开展农村拆危(违)治乱攻坚整治行动,依法拆除农村闲置废弃危旧房、残垣断壁、乱搭乱建、废弃厂房棚舍等处。组建改厕指导服务队个、农村环卫队伍个,设置农村公益性岗位个,定期管护卫生厕所、开展公共区域长期保洁。
整修并举青山绿水绘出彩卷
4月初,榆中县金崖镇着力打造宜居宜养的生态靓镇,积极开展“见缝插绿”专项行动,苑川河沿线各村纷纷行动起来,在苑川河河道两侧栽植苗木0株。苗木均以侧柏为主,侧柏耐高温,对于金崖夏季的高温天气适应性强,同时也具有良好的防风固沙作用,对苑川河生态保护和修复具有重要作用。
榆中县坚持“整山系整流域推进、集中连片综合治理、突出成片规模效益”的原则,建立“政府全面负责、部门齐抓共管、社会积极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相继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重点区域生态修复、森林植被恢复等重点林业工程。助力榆中生态创新城建设,种植苗木.万株,完成造林1.25万亩,奠定坚实的生态屏障。同时,完成公里农村“四好”公路精品环线绿化美化,切实打牢生态基础,打造生态宜居生活环境。
田园美景奏响文旅发展强音
近年来,榆中县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明显的区位优势,着力整合优质资源、突出项目带动,培育打造品牌,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项目支撑,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榆中大剧院、榆中全民健身中心、榆中县公共体育场田径跑道和足球场、金崖三圣庙维修、消防、防雷工程、素朴·李家庄餐饮中心建设项目及游客接待中心……随着一个个文旅项目的落地建设,榆中县公共服务体系也不断提档,保障和满足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文化需求。全县18个乡镇个行政村,“三馆一站”及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管理运行和免费开放,让老百姓的农闲时光更丰富、更向上。
文旅融合,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围绕打造文旅产业作为全省十大生态产业首位产业的目标,推进文化、旅游、体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和转型升级,目前,榆中县共有文旅企业家,规上企业4家。推荐文成广场、栖云田园小镇等项目积极申报全省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积极申报省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持续推进文化旅游康养产业发展,建设形成一批新的产业增长点,顺应大众文化和旅游消费升级新趋势,积极扩大产品供给,引导释放消费需求。榆中县坚持以“陇右明珠生态榆中”为品牌统领,优化榆中一日游、二日游精品线路,倾力打造城市周末休闲游、田园采摘体验游、民俗文化游、浪漫花海主题游等乡村旅游线路,提高了乡村旅游目的地知名度。同时,举办栖云文化旅游节、兴隆山金秋红叶暨徒步登山节、石源文化节、青城荷花节、农民丰收节等品牌旅游节会,在带动景区景点人气和消费的同时,提升了乡村游品牌影响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