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邮路看新局邮出产业路绣出振兴

2022/11/7 来源:不详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王光庆严存义薛砚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张永刚

“今天我有两箱百合要寄到北京,用‘标快’的方式寄。”

“好的,称重后总共25斤,请填好地址和电话,拿好快递运单,3天后应该就送到了。”

……

1月6日上午,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新春走基层——走邮路看新局”全媒体采访小组一行来到榆中县贡井镇,见到村民张婉霞正在贡井邮政所里忙着寄出自家产的百合。

“都是才挖的鲜货,很多客户在网上下订单,到镇里的邮政网点寄出,全国各地3到5天就能收到,方便得很。”张婉霞告诉记者,“最近我一个月做10多单,就能收入三四千元呢。”

榆中县贡井镇村民张婉霞在贡井邮政所里寄出新鲜百合。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薛砚

天气虽冷,但张婉霞心里热乎。身处昔日以贫困出名的榆中北山干旱山区,如今地里丰产,收入好了,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要想产业振兴,更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榆中北山山地较多,干旱少雨,“靠天吃饭”,土地不闲却也难增产。之前没有主导产业,群众越穷越没劲头。

因地制宜育产业,找准路子好发展。这里种粮效益低,种植中药材和百合却有天然优势。

近年来,在榆中县委县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下,榆中北山布局中药材、百合、小杂粮产业,在连绵山间绣出了一幅北山特色的“产业振兴图”。

榆中县上花岔乡、园子岔乡百合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图为园子岔乡富源百合产销专业合作社车间,村民正在码放真空包装百合。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薛砚

榆中县上花岔乡上花邮政所投递员打包寄出百合产品。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薛砚

“贡井镇是北山的中心城镇,目前我们已经种植了优质甘草、黄芪等4万亩,希望通过3到5年的努力,扩大到8万亩,占到全镇耕地八成以上,打造中药材特色小镇。另外,引导村民分片种植百合和小杂粮,多点开花,稳定增收。”贡井镇党委书记张东信心满满地说。

政策引领,丰产有望,但山大沟深,优质农产品怎么能出村卖上好价钱?遍布乡间的中国邮政网点成为村民们最信赖的依靠。

贡井镇位于榆中北山中心区域,贡井邮政所成为北山村民们信赖的邮寄网点。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薛砚

52岁的贡井邮政所投递员刘宗伟说,“我们服务片区最远的是接近靖远县、会宁县的中连川乡垲坪村,村民去趟榆中县城,坐车得1小时40分钟,这么多年,村里收发快递、信件以及寄农产品都是靠我们。”

近年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甘肃榆中分公司遵循“因地制宜、效率最高、费用最低、保障服务”原则,以县级中心+乡镇中心+村级站点“两中心一站点”建设为主要模式,加快推进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全面优化市—县—乡—村网运邮路及投递段道。不断延伸的惠农便民服务“触角”,打通了产业发展“血脉”,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甘肃榆中分公司加快推进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延伸惠农便民服务“触角”。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薛砚

1月6日下午,采访组一行随着榆中县上花邮政所投递员投递《甘肃日报》等党报党刊时,来到当地一家中药材龙头企业——甘肃正源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负责人周文虎接过当天的《甘肃日报》说:“我们一直号召公司员工加强学习,特别是甘报这样的党报。这两年甘报推出的脱贫攻坚及农村产业发展的报道我一直在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22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