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十四五城市交通发展规划百度房
2023/3/31 来源:不详酒渣鼻北京哪家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210117/8598818.html
年5月25日,兰州市自然资源局发布了关于兰州市“十四五”城市交通发展规划的具体内容。主要涉及中心城区及重要交通枢纽的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兰州建设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国家重要的商贸物流枢纽的关键阶段,也是重塑兰州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建设“精致兰州·畅享金城”高品质生活环境的关键阶段。为提升兰州面向“一带一路”、兰西城市群等枢纽辐射能力,引领兰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城市建设,满足人民不断提高的对高品质交通出行环境的要求,依据《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兰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年)》和国省相关规划,特编制此专项规划。
规划范围为兰州市中心城区,包括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及皋兰县、榆中县的部分地区,并在中心城区、兰州新区范围内协调重要通道和枢纽布局。
规划年限为-年。
一、规划原则
(一)坚持交通与空间一体化
促进综合交通与城市空间协调布局,注重居住与就业岗位平衡以及城市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鼓励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公共交通主要站点与城市各级中心相结合布局,引导城市沿大容量公共客运走廊紧凑、有序发展。
(二)坚持资源集约节约发展
立足兰州空间资源极度稀缺的自然地理特征,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通过转变交通布局模式、枢纽立体开发、综合交通一体化等,推动交通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
(三)坚持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深入推进公交都市建设,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挥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等骨干作用,促进多层次城市公共交通网络融合衔接,完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布局,推进公交枢纽型组织模式转变。
(四)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品质
打通断头路,强化停车供给和需求管理,建设步行与自行车友好城市,打造有序、美丽的城市交通出行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出行品质,彰显兰州黄河上游宜居城市特色。
(五)坚持建设、管理并重
充分利用智能交通技术和信息化手段,高标准、全面提升交通管理系统化、精细化、现代化水平,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交通管理模式,逐步实现交通基础设施运行效率最大化、交通管理现代化和交通政策调控常态化,为兰州实现城市交通发展目标提供交通管理保障。
紧抓“一带一路”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契机,支撑“一心两翼”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交通建设水平跃上新台阶。到年,兰州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和作用显著提升,主要组团间干路网骨架贯通,以轨道为骨干、快速公交为延伸的干枝状公交骨架基本形成,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环境有效改善,城市交通拥堵初步缓解。
一、综合交通枢纽规划
(一)完善兰州铁路枢纽布局
完成兰州站综合客运枢纽升级改造,将兰州站打造成为兼具高铁、城际、普铁、城市轨道等功能的综合客运枢纽;在城区北部选址增设新兰州北站,结合布局新汽车北站;依托榆中联络线建设,提升强化榆中站综合枢纽功能,在榆中形成宝兰客专、兰渝铁路、兰州-榆中-临洮-汉中铁路、兰州-榆中-定西-平庆铁路等四大铁路通道交汇格局;建成兰州新区南站综合客运枢纽,加强兰州新区北站国际集装箱办理站功能,提升兰州新区铁路枢纽功能。
(二)推进“一主一辅”航空枢纽建设
实施中川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新建2条跑道(西二、东一),建成T3航站楼,并将城际铁路引入T3航站楼,形成新中川机场综合交通枢纽;推进榆中夏官营军用机场实现加载通航功能。
(三)疏解城区公路客货运枢纽功能
优化公路客运站布局,按照城内“两中心”(火车站、西客站),外围“四枢纽”(新汽车东站、汽车西站、汽车南站、汽车北站)的布局思路,在主城区北部重新选址建设汽车北站综合客运枢纽,完成汽车东站、天水路汽车站、兰州客运中心整体搬迁。结合火车站高铁化改造和轨道交通2号线建设,对客运中心片区实施综合提升改造。建设兰州西站综合客运枢纽、生态创新城夏官营客货运枢纽、西固客运枢纽、兰西客货运综合枢纽等,推动建设永登综合客运枢纽中心、皋兰县客货运枢纽中心、平安综合客货运枢纽中心、榆中三角城客运站、和平客运站、皋兰县忠和镇客货运站、皋兰县黑石镇客货运站等县级客运站。推进天奇物流向外围疏解;建设和平货运枢纽站,推进东岗地区物流集散功能向和平、定远疏解;建设东川、兰州新区北等多式联运物流园,建设永登货运物流中心。
二、中心城区道路网建设规划
(一)推进“一横两联”的快速路建设
构建服务核心组团的快速路体系,提高中心城区东西向路网联系运行效率。
“一横”——南环快速路;
“两联”——乌玛高速深沟出口快速路、西站-新区快速通道(一期)。
(二)完善贯通“两环八纵”的骨架网络
结合组团用地功能优化、兰州西站等重要枢纽周边交通组织,加强组团间联系通道建设,提升跨河、跨铁路关键截面道路交通供给。
“两环”——南北滨河路构成的城市内环、北环路和南山路构成的城市二环;
“八纵”——雁青大桥-雁东路-焦家湾路、雁白大桥-雁园路-瑞德大道、天水路、佛慈大街-城关大桥-和政路、硷沟沿路-T#、武威路-敦煌路组合通道、T#续建-T#、T#-深安大道-桃林路。
(三)多通道外延支撑空间拓展
1、形成中心城区与兰州新区“三高两快”的多路径联系
“三高”——机场高速、乌玛高速、连霍高速;
“两快”——西快速,建设S上川至黄羊头连接线;东快速,推进兰秦快速路的南延工程,进一步加强主城东、中、西三条通道上与新区联系的路网能力。
2、形成中心城区与榆中副中心“两高一快两普”的快速通道联系
“两高”——连霍高速,推进“十三五”转接“十四五”G30连霍高速清水驿至忠和段扩容改造(北绕城东段)续建项目建设;
“一快”——推进南环快速路向榆中延伸,实现兰州-榆中生态创新城的快速通道;
“两普”——国道G,南山路东延衔接新国道G。
3、形成中心城区与城北组团“分散多通道”的联系
建设雁青大桥,实现雁东路北延衔接盐什公路,支撑碧桂园开发组团与主城的交通联系;续建T#-T#-T#,新建T#-中滩大桥,实现九州、盐场组团与城关区的多通道联系;万新北路北延,沟通保利·领秀山、兰州万科城开发组团,形成与安宁城区之间双通道联络。
(四)扩大主要出入口和与城区周边组团的通行能力
推进西沙大桥拓宽改造,畅通西北出口;配合南绕城高速公路的开通运营,深安大道南延(T#)衔接西固收费站,增加南向与高速的衔接;新建雁青大桥,衔接盐什公路,增加北向出城通道;推动南山路东延衔接新G,缓解东岗立交交通压力,联系和平、金来、榆中大学城方向,缓解东出口交通压力。
(五)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
推进主城区道路整治和挖潜,争取五年建成主要疏解道路36条,提高路网系统性、改善交通拥堵,支撑核心组团品质提升。
三、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加快完成在建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项目;实施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东岗至大学城)建设,支撑榆中生态创新城发展。
一、公共交通系统建设规划
(一)加强快速公交系统建设
在兰州西站-彭家坪-西固客流通道上新建1条快速公交。
(二)推进公交线网优化和拓展
优化与轨道交通走廊重叠线路,疏解核心公交走廊;增加轨道接驳公交线路;增加和平、定临、金来、夏官营、三角城内部及与轨道衔接的公交线路,填补公共交通服务盲区。施划双向km的公交专用道,包括西津路(土门墩至解放门)、临夏路(解放门至西关)、庆阳路(双城门至广场西口)、东岗西路(广场东口至盘旋路)、白银路(安定门至中山林)等路段。
(三)加强公交场站设施建设
结合铁路、公路枢纽及重要轨道交通站点,新建兰州新汽车东站、陈官营站、东方红广场、兰州汽车西站、兰州汽车南站、雁北路、培黎广场、兰州汽车北站8处市级公交枢纽;结合主要组团中心和轨道交通站点,新建五泉广场、盐场、刘家堡、龚家湾、和平、定远、秦王川、榆中和夏官营公交枢纽9处片区级公交枢纽。建设九州、彭家坪、西固、安宁、东岗、碧桂园、九合、保利、沈家河、东部科技新城、河口南11个公交停保(车)场,缓解外围组团公交停车矛盾。每年改造公交港湾停靠站点不少于30个,不断优化公共交通空间资源,整体提升交通路网通行效率。
(四)积极发展水上巴士
加强休闲度假游船和中短途休闲游、观光游特色游轮船型研发,增加水上公交船舶和停靠站点,实施兰州水上应急及游客集散中心、兰州雁滩水运枢纽中心建设项目。
(五)优化出租车设施配置
投放出租车0辆左右,总量控制在1.1万辆。在主要宾馆、大型商场、医院、旅游景点、娱乐场所等客流集散地区设置出租车停靠站点;加快推进出租车充电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二、慢行交通系统建设规划
(一)推动建立连续成网的慢行交通系统
建成“八横十二纵”的慢行骨干系统网络,总长约公里,需重点建设改造慢行系统的路段长48公里,一方面重点加强交叉口处的慢行系统路权划分和品质提升,另一方面加强慢行系统局部缺失路段的改造,贯通慢行骨干系统网络,发挥慢行骨干路网的整体效能。
(二)推动构建安全舒适的高品质绿道系统
以黄河为轴带,以南北滨河路为走廊,结合自然水系,以风景区、中心广场等为绿道支点进行串联,构建“两廊六轴”的绿道系统,形成安全舒适的慢行休闲游览廊道,展现兰州“人、山、水”和谐共存的特色。
三、停车设施供给规划
实施停车泊位区域差异化供应策略,多样化增加停车设施供给。加大路外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推动地下停车场、立体停车设施及机械式停车设施建设;规划新增公共停车泊位3.9万个。
在中心城区城市出入口、轨道交通首末站及公交场站附近建设P+R换乘系统,提高公共交通方式分担率,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促进城市交通结构优化。规划建设8个P+R停车场,分别是轨道东岗站、轨道陈官营站、轨道雁北路站、BRT刘家堡广场站、培黎广场站、西部市场站、汽车南站、九州花坛站。
四、交通管理规划
(一)交通系统管理
加强交通系统管理,提高交通设施利用效率。全面实施交叉口渠化;加强非机动车交通管理,在路面宽度有条件的道路设置机动车与自行车交通隔离设施,实现机非分离,提高行车安全;在有条件的道路上开辟独立的自行车专用车道,为行人和自行车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活动空间。落实公交优先管理,保障公交专用道的路权,公交优先通道沿线设置港湾式公共交通停靠站。强化货运交通管理,针对不同类型货车制定不同的限行线路和区域,完善货运通道标志指引;完善电子围栏建设,实现全天24小时禁止大货车进入城区。
(二)交通需求管理
严格执行新建或改建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估制度,合理控制土地利用开发强度,减少不必要和不合理的交通出行。加强特殊区域,如学校、商场、医院等重点区域周边停车管理,合理施划路内停车泊位,加强违法停车整治与处罚力度;在商业核心区域建设停车诱导系统,减少巡泊交通压力,提高停车设施利用效率。加速推进网约车合规化整治管理,建立适应新服务新模式技术经济特性的监管体系,加大对非法运营的打击力度。
(三)提升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智慧化水平
增强信号灯联控联调能力,全面优化主城区交通信号配时,实现各主干道路绿波交通控制;强化和完善以GPS为基础的先进公交营运调度系统、公交车辆求援调度系统,提供高质量的乘客信息服务系统;建立货运综合管理与信息平台;形成网站、热线、调频广播、电视媒体、路侧可变情报板、动态车载导航仪、手机短信等多种交通信息发布媒介,面向出行者提供动态交通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