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族是地道的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之一
2023/6/20 来源:不详北京较好的手足癣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33423.html
锡伯族是地道的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之一。由于历史上多次战争、迁徙、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明清北方少数民族进一步融合、变迁,目前锡伯族仅在新疆伊犁地区、东北三省集居。分布其它地区的锡伯族人中有一部分是历史上迁徙的锡伯族后裔,大部分是因学习、工作分散各地的。
锡伯族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有独立的语言和文字。世界各地的人类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及社会学专家根据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典籍对锡伯族的源流发展及历史演变做了严谨的学术研究,探寻到锡伯族族源清晰的踪迹和脉络。锡伯族的祖先属于东胡的一支,是古代鲜卑的后裔——室韦的音转(森林民族),锡伯是锡伯族自称。
早在商周之前,北半球亚欧大陆东部就有北方多民族组合的两大统称种族——山戎东胡、匈奴。东胡和匈奴处于蒙古高原的东部和中国北方。春秋战国时东胡中的一支是鲜卑(东北亚及中国东北地区),另一支是乌桓(在燕山以北)。西汉初年,鲜卑人口不断增加,鲜卑从黑龙江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迁至北匈奴故地(西拉木伦河流域及呼伦贝尔草原),拓跋鲜卑继续从呼伦贝尔大草原南迁,沿蒙古高原向黄河流域(阴山、河套一带)缓慢迁徙,鲜卑人一直保持着民族的体貌特征,考古发现当时就有鲜卑图腾——锡伯瑞兽。
两晋时期鲜卑分为七个部,分别音译为:慕容部、宇文部、段部、拓跋部、秃发部、乞伏部及吐谷浑部。东部鲜卑慕容部分布于现在的辽宁、河北、山西、河南等并建有“燕四国”。宇文部是留在漠北的十万匈奴人与鲜卑杂居后的联盟,后来形成契丹并建立辽。段部是匈奴和鲜卑的流民杂居后的集团,约三万余家,归附晋后融于慕容鲜卑。乞伏是最初居住在漠北的鲜卑人与高车部融合而成,定居于现在宁夏清水甘肃兰州榆中县。秃发鲜卑建立的南凉灭亡后,其后裔中一部分融入吐蕃,一部分进入青海、甘南与羌、汉杂居后形成党项部,唐朝时被赐李姓。吐谷浑部迁至河西走廊、昆仑山、祁连山个一带(青海),建立吐谷浑王国,曾归附隋、唐并联姻,统治青海等地长达多年。进入中原的鲜卑融入了汉族,内涵复杂的拓跋鲜卑从东北南迁至中原,拓跋跬建立北魏并统一了北方,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深谋远略,大胆改革,迁都洛阳,鲜卑与汉族通婚,学习汉文化和习俗,进入了中国历史前所未有的民族大融合时期。此时的鲜卑称为室韦,主要分布在嫩江、石勒喀河、绰尔河、呼玛河等流域。隋唐的杨、李二家的母、妻都是鲜卑人。鲜卑人有刻石留迹的传统,南迁的鲜卑人开凿了龙门石窟和敦煌石窟。北方鲜卑的一部分人仍旧守护着鲜卑的旧墟石宝(嘎仙洞,即鲜卑神庙),一直生活在大兴安岭和白山黑水之间,这部分留在北方的拓跋鲜卑在隋朝时称作黄头室韦,是锡伯族人的直系祖先,黄头室韦及其它四个室韦部落在南北朝、隋唐及五代时期统称为“室韦”(森林)。为了建立辽国,耶律阿保机残酷屠杀室韦(尤其是黄头室韦)。辽国衰落之后,女真人建立的金政权继续压制黄头室韦,为免遭奴役,黄头室韦改成“黄头女真”,锡伯人成了后金的马前卒。明朝时吉林地区的主要黄头锡伯部落首领索尔果及其儿子费英东率部投奔努尔哈赤。
据清史记载,元、明、清长达四百多年的历史中蒙古人和女真人长期统治着北方,锡伯族从事繁重的杂役、承担着高额税赋。元朝时室韦人隶属于蒙古科尔沁部,集中在嫩江下游和松花江流域,以伯都讷为中心。11世纪末到12世纪初苏姓和佟姓的锡伯族从青海回到吉林扶余并建家庙弘愿寺,同时在伯都納的错草沟建了木城,依旧归属蒙八旗。明代海拉尔河流域的锡伯族随蒙古科尔沁首领南迁嫩江中下游,与当地的锡伯人会和,从明初到永乐年间,锡伯族一直在蒙古科尔沁控制下,明政府对锡伯族的管理相对松散,所设的卫所是锡伯人、蒙古人、女真人错居的“席北”之地。明朝中期从宣德年间至嘉靖的中期,女真人不断南迁的同时嫩江流域的锡伯人不断扩大分布区域,当时在吉林城四十里建有绥哈城,清太祖乙亥年控制此城。康熙三十一年(年),清政府将科尔沁蒙古八旗内的锡伯人全部调出,编入牛录(锡伯牛录),改为满州八旗,清政府以此加强了对锡伯族的全面统治,目的是防御沙俄、加强黑龙江一带的边防巩固。清初皇太极改女真为满州时强调:锡伯“超墨尔根(嫩江)”之裔是外族,与女真无关。可见,锡伯族与满族是两个不同的民族。清代后期,国力空虚,满八旗的锡伯族地位和待遇普遍下降,“族人”、“民人”界限被打破,“旗地制”被破坏,土地开始集中到少数人。
作者:赵卫红(锡伯族)
参考书目:《青海简史》主编王昱
《匈奴通史》作者陈序经
《锡伯族》主编杨丰陌
《中国锡伯人》主编那启明韩启昆
沈阳锡伯家庙碑文
《辽宁省民族志锡伯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