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雪葬开拍榆中冒雪取景
2022/8/1 来源:不详兰州晨报讯(首席记者平丽艳)3月10日,由兰州浩发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出品,兰州演艺集团、兰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根据甘肃省著名作家范文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雪葬》,在榆中县举行开机仪式。该片班底阵容为斩获多项荣誉的兰州大电影《丢羊》原班人马,青年导演高成岗、实力派演员任帅以及优秀中青年演员徐永革、叶鹏、兰岚、高新生等主要演员在开机仪式上悉数亮相。据悉,《雪葬》剧组将辗转榆中境内的兴隆山、马啣山和青城古镇等地取景,目前片方已和央视电影频道达成意向性协议,拍摄完成后有望登上这一播出平台。
电影《雪葬》自3月10日开机以来,天降瑞雪,让赶拍雪戏的剧组欣喜不已。然而,由于影片拍摄取景在兴隆山海拔多米的山顶,雪大路滑,绑满防滑链的车辆都无法行进,剧组一行只能徒步上山……片中扮演男一号的任帅所乘坐的车辆,由于车轮打滑遭遇度大转圈,所幸车上人员并无大碍,让剧组虚惊一场。
据记者了解,电影《雪葬》讲述了发生在西部农村的一系列故事,同名小说曾获首届黄河文学奖长篇小说二等奖。影片故事以改革开放为主线,以农村生活为背景,反映改革开放过程中农民市场经济意识的淡薄,官员缺乏市场经济意识,通过一系列情节变化,演绎所有人都自觉不自觉地“好心办了坏事”,最终幡然醒悟。
值得一提的是,小说《雪葬》作者、著名作家范文亲自为同名电影操刀编剧。“长篇小说改编为电影,内容上还是会打折扣,毕竟电影的容量相对有限。为了符合电影艺术的要求,与原著相比,电影对人物进行了大量删减,情节上也进行了大幅度浓缩,主要保留了完整的故事主线,放弃了许多对人物旁支、历史背景的介绍,目前剧本保留的内容只能占到原著故事的近一半。片中很重要的内容,是改革开放以后对市场经济产生的影响,同时抨击了社会中发生的腐败情况,如果电影能够把这些内容以恰当的方式反映出来,能够引发社会各界的反思,也算是发挥出了这部影片的核心价值。”范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范文还透露,由于电影容量的限制,在《雪葬》的剧本创作中留下了很多的遗憾,下一步希望尝试用电视剧的艺术形式,更加完整、细腻地讲述这个故事。
无论是《老农民》里让人心疼的赵有田,还是《父母爱情》中的“老丁”……这些身份迥异、个性鲜明的角色,都通过实力派演员任帅的出色演绎,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任帅在兰州有过十多年的生活经历,一部《丢羊》,让任帅和兰州电影结缘,并凭借片中的“羊倌”张永宏,斩获北京青年影展“最佳男演员”殊荣。年初春,任帅二度牵手甘肃,在《雪葬》中领衔男一号“赵天佑”,任帅在开机仪式上接受记者采访时欣然表示,“到兰州拍戏,就等于回娘家。”
对话任帅:兰州拍戏等于“回娘家”
记者:一个好演员不仅要会演戏也要会接戏,是什么吸引你接这部戏的?
任帅:在兰州拍戏,就等于回娘家。《雪葬》剧组还是《丢羊》的原班人马,这个团队和剧本都非常吸引我。
记者:和我们聊聊你在剧中的角色吧。
任帅:这部戏讲述的是一个新农村的故事,有对现实的反思和批判,比《丢羊》更厚重、更尖锐。我扮演的赵天佑,是一个被环境所裹挟的人物,他是普通的农民,为了活出人样来,他得顺应潮流、顺应社会。
记者:《丢羊》的台词基本都是兰州方言,《雪葬》还是使用方言吗?
任帅:对,毕竟是兰州本土电影,还是想把甘肃兰州的特点展现出来。我虽然在兰州生活过十多年,处在那个环境还好,现在离开久了,语言的把握上还是有些困难。我们现在吃饭、开玩笑都用兰州话,就是想尽快进入到那个语言环境中。
记者:拍《丢羊》对你来说,最难的是“赶羊”,《雪葬》对你来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任帅:《丢羊》剧情很单纯,就是我羊丢了,我要找羊。但《雪葬》的背景处于社会变革的大环境中,年龄跨度大、人物变化大,最难的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对小人物的命运刻画。在这部戏中我要从十几岁演到五十多岁,人物年龄跨度并没有像之前《父母爱情》、《老农民》中那么大,电视剧篇幅长,人物的感觉可以慢慢往里带,但是电影必须在不到两个小时的短时间内去展现,可能一个年龄段就两三场戏,还是挺挑战的。
记者:私底下有没有做功课?
任帅:做功课是演员必备的。这次没有像《丢羊》那部戏心里有底,还是得慢慢找人物的感觉。“赵天佑”离现实生活比较近,开始从农民变成村委会主任,后来又成了农民企业家,对角色的把握还得多下功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