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铧尖子民国最大的劳动力市场与靖远被称
2023/3/29 来源:不详(西部黄河文化走笔丛书·文史卷)
武永宝
靖远“铧尖子”,在历史上赫赫有名。近日,由于城市改造运动所致,已被拆迁,昔日的“铧尖子”“盛景”将不复存在。社会在进步,“铧尖子”被拆除,绝对是好事。但是,从文化意义上而言,“铧尖子”在历史上繁盛的一幕将永远保留在史籍里。
“铧尖子”这一小地名,与大烟民国时期在靖远的大泛滥有关;与靖远当年被称为:“小北京”、“小兰州”有关。此外,“铧尖子”当年更是靖远最大的劳动力市场。想想现在靖远汽车站劳动力市场人山人海令人震撼的情景,那么,时空转移,当年,“铧尖子”的情景也是这样的……
“铧尖子”,其原意:好比犁地的犁铧尖子。因地形类似犁铧尖子而命名。历史上,靖远西街与头道水巷、二道水巷在此分道扬镳,形成两处尖锐夹角,非常类似一大、一小两枚“铧尖子”的街头形貌。故,“铧尖子”地名,由此而生。可谓名副其实。当然,“铧尖子”这样的地名,也透出几多小家子气。是当年旧城风貌的特征之一。众所周知,今后,这里将变成靖远街道最开阔的一处“喇叭口”。“铧尖子”正式死去了,“喇叭口”或“喇叭街”的名字,将应运而生。而且,喇叭口的街景极具现代化城市的气魄……这一切体现了历史的沧桑感。
根据地方历史资料记载推算,“铧尖子”从清末、民国初年形成,至今已历多年……值此“铧尖子”行将彻底消亡之际,谨以此文表示纪念。
1.天下人闻风而动,如蚁趋骨,奔向靖远。
~年左右,是靖远种植大烟的最高峰期,靖远城乡出现了一种空前的畸形繁荣景象。曾一度获得了“小北京”和“小兰州”之称的雅号。这一时期的靖远,之所以被外来人冠以这样夸张的称谓,绝对是有来头的。说起来,这一切都与大烟的种植、泛滥、贩运等有关。靖远作为声名在外的大烟毒品的重灾区,傻子都知道这里有利可图啊。于是,大家都争相前来淘金。商人看到了商机。贩夫走卒之类,则看到这里有饭碗。其余闲杂人等都觉着这地儿能蹭生意、讨生活……连那些省府官员都觉得这里有油水可捞,于是,隔三差五前来催罚款,检查工作,混吃混喝,附带着借助权力敲诈、捞钱。土匪、地痞则乘机兴风作浪,招摇市井,渔利百姓。总之,天下人都是闻风而动,如蚁趋骨,向靖远这弹丸之地,蜂拥而来,有点势不可挡的样子。所来者,几乎全国各地籍贯的人都有,什么职业的人都有。一时将靖远城搞得沸反盈天,热闹程度达于空前绝后的程度。
2.靖远“铧尖子”,民国时期最大的劳动力市场。
靖远“铧尖子”是一个值得大书一笔的地方。这个地方,靖远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是,民国时期这里曾经是靖远地界最大的劳动力市场,这一历史知识,却是很少有人知道的。所以,在此有必要着力给大家推介一下。而靖远现在的劳动力市场,则在靖远汽车站的大车站一带。这是大家都晓得的事。当年,每逢收割大烟的热闹季节,那些凭苦力挣钱养家者,自四面八方蜂拥而来,在靖远西关的“铧尖子”这地方云集,多如过江之鲫。于是,这里遂自发形成一个每日约有千人等待雇佣的劳动力市场……靖远地界种植大烟的大户人家,谁家的地里收烟缺人手,就来到这里挑选……根据张慎微先生《兰州春秋》一书第19回的记载,当时靖远“铧尖子”劳动力市场上,“南杆儿”所占比例最多,大约占六七成。其余,则为“条杆子”,以及陇东、陕西来客。一般情况是,“条杆子”是抢手货,最易被雇佣。陇东、陕西人次之。“南杆儿”则不易被雇佣。所谓“南杆儿”主要是指陇南一带人。张慎微先生给出的解释是,“南杆儿”最初来靖远宝地,两手空空,每人只带着一根“鞭杆子”……这些地方又都处在靖远方位的南边。故,此地来人曰:“南杆儿”。“南杆儿”来靖远随身携带的那根“鞭杆子”,一来准备给东家放羊,二来用来防身打狗……多少年过去后,很多“南杆儿”结果都在靖远立住足,发大财,成了一方财主。为此,有人也解释做:“南杆儿”,是指南边来的人能干有为的意思。这样的解释似乎也颇有道理。由于这个缘故,靖远人中间还产生了一种有趣的说法,即“发客不发主”之说。意思是靖远这块宝地很容易让“南杆儿”这些外来客发家,很容易养住外地人,而本地主人却反倒在此困窘,不容易发家的……
3.一则关于“南杆儿”和“条杆子”的有趣谚语。
所谓“条杆子”,就是指黄河上游的榆中县条城(青城)一带人。靖远大烟收割季节,东家一般都喜欢雇佣“条杆子”。因为“条杆子”心灵手巧,收割大烟干净利索,最让东家放心。而“南杆儿”与之相比,就差很远了。“南杆儿”割烟下手很重,往往直接将大烟骨朵“割透”,使得烟桨内渗,从而给东家造成很大损失……因此,“南杆儿”在劳动力市场颇受冷遇。东家只有在万不得已时,才肯雇佣“南杆儿”。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细思起来,其实道理很简单,这是因为“条杆子”与靖远人同处黄河边的水田环境,务弄黄河边的大水田地庄稼颇熟稔。而“南杆儿”一般都来自干旱山区,对于黄河边的水地庄稼务弄颇生疏,只知道一味“下蛮力”,缺乏“巧着”,手脚显得笨拙,因此,造成东家损失,令东家为之叫苦不迭。若是等待“南杆儿”熟悉了割烟的一切程序后,其劳作手段和成绩,那是一点都不逊色于“条杆子”的。根据张慎微《兰州春秋》记载,当年曾有这么一则流传甚广的有趣谚语:宁要条城取股子,不要南杆儿倒肚子。笔者将这样的谚语录此,绝无刻意要嘲谑哪方人的意思,作为曾经的历史文化的存在,这则谚语所蕴含的文化属性毋庸置疑,其传承价值也正在于此。大家读此,会意一噱,即可。这应该是当年靖远厚重的“大烟文化”所衍生的附属品而已。
4.各种闲杂人员,生财有道。
当年,尤其是那些不务正业的闲杂人员,更像苍蝇一般多,在靖远县城,以及大烟田地间周旋着,晃荡着,牟取利益。诸如:尼姑,和尚,道士,宗教迷信类的各种信士、弟子,等。另外,耍武的,弄棒的,算卦的,练摊的,耍猴的,套圈的,风水先生,挑担担的货郎,京、津、晋、川等地杂货商人,妓女,倡优,等等。
此外,还有唱戏的,也云集靖远……这类人就显得更是复杂了,可谓五花八门,鱼龙混杂,什么货色都有。其中不无以色情、演艺兼有者。有唱莲花落的,唱流行歌曲的,唱河南坠子的,唱河北梆子的,唱秦腔的,唱眉户剧的,唱花儿的,唱小曲的,等等,不一而足。这么多闲杂人到了靖远,基本就在街头和田间地头,卖力地演唱,或者丢丑、搞笑,来挣钱。当然,也挣大烟。挣来大烟也是钱啊,而且,挣大烟更为容易。在地头这么一唱一折腾,将主人搞烦了,随手送给一抹大烟桨,赶紧打发走人啊……没有“唱功”贡献者,如僧、道、尼,乞丐,无赖,等等,则在田间地头耍赖,强行硬要啊,不给就不走人……这些闲杂人,于大烟收割季节,满城乡一天转下来,若是走运的话,集腋成裘,积少成多,最好的收益,一天竟然有二、三两烟膏的收入,这可是好几个白元的价值啊,足以令人瞠目结舌。
5.劳动力市场的工价情况。
民国时期劳动力市场的工价问题,是个有趣话题,很值得探讨一番。根据张慎微《兰州春秋》的记述,以及我所掌握的其它资料,表明,靖远当年在收割大烟的最高峰期,上等劳动力很吃香,雇佣也是最频繁的。这个时候的劳动力工价最高,达于顶峰状态。高峰期:1块白元(大洋)加管饭。平常期:个麻钱加管饭。根据民国时期各种币值的换算关系,靖远市面情况如下:一块白元等于枚铜元(有上下浮动)。一块白元等于枚麻钱。一枚铜元约等于3~5枚麻钱。由此看,平常时期,靖远在民国初年,市面上的劳动力价格约为一天枚麻钱,同时管饭。而到了酷暑天收割大烟高峰季节,工价则涨到了~麻钱,还要管吃住。这相当于1~1.2个白元。此刻,貌似精壮苦力者工价很高,收入不菲啊,可是,他们与那些闲杂人员在大烟地头瞎磨叽蹭烟膏的收入比较,尚远不及他们。闲杂人员有时候一天要糊弄价值好几个白元的烟膏……这颇令人感慨。由此观之,自古以来,世道之不公如出一辙啊。这就是:埋头苦干实干的,他娘个腿,永远比不过取巧瞎胡转的!
6.大烟泛滥,催生文化的繁荣。
那个时候,来到靖远的“文艺团体”,那可是多得不可胜数。有人研究说,这极大地带动了靖远戏剧,尤其是秦腔的大繁荣、大发展。靖远作为“文化大县”,享誉陇上,这应该与这些外来的庞杂的“文艺团体”的助力,与它们带来了许多新的外来的文化元素,融入到了本土文化中,从而壮大了本土文化,提升了本土文化品位,是有绝大关系的。观此,诚然,信然。
7.秦腔名角麻子红与“牛头罐”。
当时,就连名闻陕甘两省的秦腔巨擘,须生泰斗麻子红——郗德育,也是“降尊纡贵”来到靖远。只见他和助手一起抬着个“牛头罐”,在黄河两岸巡回赶烟场子……唱戏挣大烟。麻子红在地头随便瞎吼一嗓子,由于“粉丝”效应的关系,人们便争相往“牛头罐”里抹烟桨。一天到晚,“牛头罐”里竟然有百十两的大烟膏……这可是要值几百个大洋的收入啊。按理,这样的名角,类似今日的明星,那绝对是高收入者。据说,当年他在大军阀马步青的武威府邸里演出,马步青一次赏赉给他50个白元,人们就以为很多啦。可是,这与他在靖远赶烟场子一天的收入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50个白元,仅仅是其1/4而已。这就难怪这么大个名角儿,在西安、兰州的戏台唱得风生水起的明星、万人迷,会跑到靖远这不起眼的小地方的田间地头瞎捣鼓了……正所谓无利不起早啊,大明星到靖远,皆为利所驱使。一般的三教九流的挣大烟者,手中持有的罐子都是巴掌大小,为马口铁材质,盈盈一握,最多盛装三、四两大烟的样子。而麻子红的罐子,叫做:牛头罐,镔铁制作,竟然有簸箕般大小,一口气能装一二百两……这真是大明星,架子大,胃口也大啊。这也反映出此人的贪欲,实在是有些太甚了。那时候大多数的匠人、唱把式都有很厉害的大烟瘾,麻子红——郗德育,当然也不例外。据说,麻子红在大幕之后,不吸足大烟,过足瘾,任凭锣鼓敲得震天响,观众万般呼唤,就是不出台露面……
8.各路名角儿,纷纷前来靖远“赶烟场子”。
麻子红只不过是当年来靖远牟利艺人的典型代表,这期间,曾唱响陕西、甘肃的许许多多的艺人、名角,以及戏班子,都曾来过靖远进行演艺活动。说是前来献艺,搞文艺活动,其实说穿了就是前来牟利。这种行为,也叫做:“赶烟场子”。“赶烟场子”,各类货色的人都一起前来凑热闹。靖远当年大烟丰收和收割季节,“赶烟场子”者多不胜数。演艺圈人士来此更是频繁……什么闻名关陇的梓娃(朱怡堂)、关娃(关雪亭)、天启娃(牟云青),等等,均来过靖远“赶烟场子”。他们分别是唱秦腔、眉户剧、兰州小曲的。其他如:王文鹏、牛百顺、李正文、苏牖民、耿忠义、崔晓钟、刘金禄、丁振华等甘陕秦腔名家,也前后来靖远献艺、赶烟场子……秦腔大戏一时间演红靖远城乡。这一切对于催生地方的经济、文化、市场的繁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客观上也极大地提升了靖远地方的知名度,以及文化品位。靖远曾被冠以陇上“文化大县”之称,应该与此有关。
9.“小北京”与“小兰州”之称号。
综上所述,由于上述种种原因,靖远在上世纪的三十年代,曾被人们冠以“小北京”,“小兰州”的称号。其由来,就在于此。
年12月18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