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登皮影戏之溯源
2023/7/18 来源:不详皮肤科医生刘军连 http://m.39.net/pf/a_4305593.html
永登皮影戏是我国甘肃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皮影戏之一,在永登地区皮影戏又被称为“灯影戏”,“影子”或“皮娃娃”。永登皮影戏是甘肃省兰州市目前仅存的皮影戏,它最早出现于明代中后期,在清朝道光、咸丰年间随着各地皮影戏的日渐繁盛而迅速发展。
清末民初,平番县红城葛家湾的葛家班是当时著名的皮影戏班,演出以神怪戏为主要演出剧目。班主葛养元精通皮影戏演出,擅长“马弦戏”(即皮影戏中的武戏),其二哥的皮影雕刻技艺精湛,二人搭班结合使葛家班成为了当时皮影戏箱较完整、戏路广、演出剧目较多的戏班。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葛家班班主葛养元逝世,其皮影家当分给了搭班唱戏的皮影艺人,其中一份便由皮影艺人王守忠留存。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在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永登皮影戏的表演形式进一步地完善,戏班数量不断地增加,演出范围逐渐扩展遍布至全县,达到了永登皮影戏最兴盛时期。当时永登县演出的皮影戏班主要有大同高家皮影戏班、薛正刚皮影戏班、王万钟皮影戏班,苦水苗家皮影戏班(又称罗藏娃皮影戏班)、苗高墉皮影戏班、施基昌皮影戏班、王培元皮影戏班、曹平安皮影戏班,秦川撖香年皮影戏班、火发富皮影戏班等。大同高家皮影戏班,戏班班主为平番县大同乡南同村人高生怀,他师从于何人现已无法考证。
根据其皮影件的造型、大小、雕刻技术,以及皮影戏的表演程式,也被认为与王万钟师从于同一个皮影戏师傅。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高家皮影戏因种种原因一度被停止演出,数十年之后才逐渐恢复演出。高生怀逝世后,皮影件便流传散落,最终由永登县文化馆按价购买并收藏。苦水苗家皮影戏班,戏班班主苗高墉,又名罗藏娃。
苗家皮影戏戏班在当时的演出较多,在每年农历的各个节日和庙会上都会进行演出,一般在白天出演木偶戏,在晚上则出演皮影戏。苦水地区皮影戏的唱腔以秦腔结合“调弦”的戏曲音乐元素穿插式演唱,粗狂高亢的秦腔与深沉内敛的“调弦”相互衬托,形成了的独具一格的唱腔形式。苗高墉皮影戏中的“调弦”在苦水地区颇有名气,“调弦”现称“下二调”,也被称为罗罗腔,是流传于永登县苦水地区的民间传统戏曲,在当地与秦腔并列为姊妹花。
“下二调”名称的由来是因其使用E调演唱,秦腔一般用G调演唱,相比较下二调比秦腔低了两个调,故为“下二调”。下二调曲调主要为“哭音调”和“太平调”,“哭音调”曲调悲、痛、哀,以带有哭腔的唱腔来表现人物凄凉、悲伤的情感,“太平调”源自于北方的一种传统民间歌曲,传统的太平调句尾部分会跟缀“太平年”或“年太平”,下二调中的太平调曲调风格轻快、舒缓、婉转,表达了对安定、美好未来的祈祷和期望。
其中每一唱段落板处简短的帮腔是“下二调”的点睛之笔,乐队成员通过“咿呀哎”等唱词与演唱者进行合唱或伴唱,一唱一和的表现形式推动着剧中整个故事情节地发展,以及人物的内心情感地表达、传递和回应,使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人物的心理活动并产生共鸣。“下二调”和秦腔在皮影戏和木偶戏中均被完整演绎,两种唱腔中真实、细腻的情感表达也将皮影戏、木偶戏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地更为丰富生动。
苗高墉逝世后,“调弦”并未成为绝唱,还有其他艺人将其发扬传承,但是苗高墉的皮影戏却因种种原因未被完整地传承下来。高岑村薛正刚皮影戏班,班主薛正刚师承于“皮影大师”王万钟,他曾是苦水高岑秦腔剧团的司鼓手、导演及演员。
新中国成立之后,薛正刚的皮影戏班开始了最繁盛的演出时期,每年秋收之后,薛正刚便带领皮影戏班在周边的乡镇进行演出。年薛正刚及戏班受邀远赴玉门进行演出,年参加永登县皮影8戏汇演,并获得由永登县文化局颁发的荣誉证书。他不仅会演唱皮影戏,还会制作皮影件,他借以王得胜的皮影件为模子亲手制作了一套皮影,皮影的尺寸约为永登其他影戏班演出使用皮影的一倍,皮影人物足有一尺高。
薛正刚逝世后,这套皮影便由其儿子收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永登皮影戏逐渐步入了衰落,呈现出了没有后辈进行学习和传承的境况,皮影戏班也所剩无几,永登县如今仅有龙泉寺镇童家窑村王得胜(又名王德胜)一家皮影戏班能够进行演出活动。年,经过审核评议将王得胜确定为甘肃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永登皮影戏的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