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有一种舞,与哼哈二将的传说有关
2023/7/10 来源:不详原创:唐伊
太符灯舞主要流传于兰州市榆中县和平镇马家山村,是一种民间的社火表演形式,太符,又称“虎符”,其整体是一只铜铸的老虎,被一分两半,(分的方式各不相同),一半留在皇帝手中,一半发给地方官吏或统兵将帅。太符由三部分组成,下部为底部平坦的铁铸碟形器物,上部为形似壶盖的铁器,重量稍轻,上下两部分对扣,留有拇指宽窄的缝隙,内装一枚铁球,上下两部分用一根不到一尺的木柄连接。
太符灯舞中的表演者一手持符,一手持灯。太符代表“令”,表演时执于右手,象征着威猛和正气,有驱除邪恶之意。灯即“花灯”,为竹扎的六面体灯笼,高约一尺五寸,上大下小,上部隆起,形成穹顶,穹顶四角饰以四朵彩花,手柄下设机关,安有套珠,表演时只需按动机关,花灯便会迅速转动。花灯三面画有梅兰竹花,另三面写有“天增日月人增寿”等祝辞,表演时执于左手,象征喜庆和祝福。
太符灯舞最早为—(清朝道光年间),由当时祖籍河州的张文理(年至年)传授。张文理当时因家境困难,流落兰州打工度日,后略有积蓄,便在兰州东岗镇桃树坪以南的马家山(榆中和平镇马家山村)开垦种地,渐成村落。为了不受附近大户的欺负,张文理根据《封神演义》的故事,在社火鼓队里演绎、创编了“太符灯舞”,以此来指挥鼓队表演,在当地名声大噪,以“六筒鼓能乱六十筒鼓阵角”的表演,被兰州人称为“皋兰山上的神鼓”。
太符灯舞中还有的红、黑两角色,传说来源于《封神演义》中姜子牙的两位大将郑伦和陈奇,他们原为商纣王部将,曾拜昆仑山度厄真人为师,真人传授给他们窍中二气。郑伦能鼻哼白气制敌,陈奇能口哈黄气擒将,二将均响如钟声,吸人魂魄。作为主角,“哼哈二将”是社火里鼓队的总指挥,演出时均处在鼓队正前方,所有鼓手必须看太符的指令进行表演,但太符灯舞却又是一个相对独立、自成一体的表演方队。一黑一红,黑在前,红在后,红压黑,花灯照亮,迷惑“敌人”,太符随之狠狠“溃敌”。
太符灯舞一般从每年的腊月初进入道具制作和组合排练,正月初一在村庙“点蜡上香”,祈祷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人畜平安”,然后正式开始在附近串村表演,至正月十五结束。结束时,要将表演时的“太符灯舞”焚火烧净。“太符灯舞”的音乐伴奏以锣拔鼓为主,它借助由“虎符”演变而来的“太符”为象征,与当地春节社火里的“花灯”相融合,植入“驱除邪魔、保佑平安”的朴素愿望,张扬西部农民剽悍与淳朴的个性。
每当社火队表演时,演员们穿着红、黑两种颜色的长袍“将襟”戏装为主,头束“扎巾”,下颌戴着留开嘴的“张口胡子”。其戏装底色为龙形图案,压白边条,紧袖黑靠。腰间束一黄缎带并挽一绣球,头上还有两朵云头形成纸花,其象征着两道符。太符灯舞的角色分为红、黑两种,采用了戏剧中的“二花脸”的画法,脸谱图案为“太极图”形,眉上画的是变形的太极图,用红色表达角色奔放豪气的性格特点,黑色表达勇猛刚直的性格特点。
演员上场后,右手执太符代表威猛和正气,左手执花灯,代表喜庆和祝福。只见他们身体前倾,做出弓箭步的动作,然后在吸腿跳步之时,向内旋半拍脚触地的瞬间,右手的“虎令”从体前上举,左手的花灯同时向后远伸,右手“虎令”摇动。这样的动作向东南西北方各做一次,称之为破四门。
太符灯舞的服饰、道具、化妆、表演等方面,都保留其固有的原始性特点,但仅限于在和平镇马家山一个村落存留,附近的村子常有模仿,并邀请该舞蹈的传人前去传授,但都得不到真传。每年春节社火比赛,马家山村的社火始终整齐如一,再多的鼓乐也不影响他们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