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
2023/10/12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白癜风出席健康中国公益盛典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5077/
6月28日上午,由新华每日电讯、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市乡村振兴局主办的“田园经济综合体”周至模式推介会在西安市周至县举行。会上,田园经济综合体课题组成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增信围绕“田园经济综合体”周至模式做主题演讲。
王增信认为,周至县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鲜明的特色优势产业、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了“一纽带五片区”田园经济综合体的周至模式,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下为演讲节选——
“田园经济综合体”周至模式集山水田园的立体性、农林果牧的多样性、京兆文化的多元性、科技支撑的领先性、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于一体,构建了精英回乡、资本下乡、耕读还乡、适意在乡、时尚居乡的发展格局。
文化特征是田园经济综合体的灵魂,以秦岭为屏障的“金周至”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遗存的千年古县,尧舜时代,周至即为古骆国,是华夏文明和周文化的发祥地。境内有“天下第一福地”楼观台,圣者老子在此著述《道德经》,为天下学者所敬仰。黑水河畔千年古刹仙游寺因白居易《长恨歌》而声名远播。中国唐代基督教唯一遗迹――大秦寺,见证着丝绸之路的辉煌。蔡侯造纸、集贤古乐、二曲礼仪等博大精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周至人民的宝贵财富。4个国保、16个省保、4个博物馆、件文物,1项世界非遗,21项省级非遗、37项市级非遗,这些保存完备的遗迹、璀璨悠久的历史赋予了周至田园经济综合体深厚的文化积淀,催生出周至田园经济综合体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属性,让周至田园经济综合体更具魅力。
基础设施是田园经济综合体的关键,周至县推动交通建设与生态保护、旅游开发、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推进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项目建设,让资源、旅游、产业与游客以及村民无缝对接,实现“交通线”向“风景线”的转变。以环山旅游路为纽带,串起了沿途的青山绿水、田园风光、特色产业;全长44.6公里的“最美旅游路”周塬路,生于巍巍秦岭北麓,长在峪谷沟涧之间,横穿马召、广济、骆峪、翠峰、竹峪5个镇27个行政村96个自然村,集交通、生态、文化、旅游、农业深度融合,是兴业富民的“产业道”,灿烂多彩的“观光道”,山清水秀的“生态道”,全域旅游的“快车道”、乡村振兴的“致富道”。在此基础上打造了20个有文化、有产业、有生态、有生活的和美乡村示范村,成为周至田园经济综合体的新窗口,让周至田园经济综合体更具潜力。
特色产业是田园经济综合体的载体,周至土地肥沃、雨水丰沛、气候宜人,农耕时代即为三秦大地一颗璀璨明珠。作为全球猕猴桃的原产地、“中国猕猴桃之乡”,全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达43.2万亩,年产鲜果53万吨,年产值超60亿元,30余万人从事猕猴桃相关产业,是全球最大的优质猕猴桃栽植区,也是全国唯一的猕猴桃产业标准化管理示范县。也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苗木花卉集散地,形成了绿化苗木、经济林、观赏苗木花卉、草皮等四大系列,种植面积达19.3万亩,年产3.5亿株,总产值达6亿元。蔬菜复种播种面积8.2万亩,产量22.2万吨,产值10.6亿元,形成以绿叶菜种植为主的“一县一品”种植格局,是西安市重要的“菜篮子”保供基地。与高新区共建集贤园,闯出了“生态功能区+经济开发区”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新路子。这些特色鲜明的产业为周至田园经济综合体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让周至田园经济综合体更具动能。
自然景观是田园经济综合体的特色,周至南依秦岭、北濒渭水,襟山带河,以山环水复而得名。境内山、川、塬、滩皆有,山高水长、河网密布、纵横交错、物产丰富,是千里秦岭最雄伟且资源最丰富的一段,呈“七山一水二分田”格局,形成了“北国江南”的富庶之地。境内翠峰山峰峦叠翠,以奇秀的风光和美丽的传说,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黑河水质堪比矿泉水,年均向西安市供水3.45亿立方米。周至作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后花园,充分挖掘山水、田园、民居等潜在优质资源,以“春赏花、夏纳凉、秋品果、冬避霾”为主题,推出四季精品旅游线路12条,唱响“源来周至,多来多福”文旅品牌,每年吸引游客观光旅游超过万人。这些自然形成的山水风貌让周至田园经济综合体更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