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览全国日增本土感染者已降至600例以下
2022/9/28 来源:不详当前,全国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继续下降,但每日仍有10余个省份报告新增本土感染者,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各地疫情防控情况如何?5月27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
图片来健康中国
疫情情况
国家卫健委:全国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继续下降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当前,全国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继续下降,但每日仍有10余个省份报告新增本土感染者,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米锋表示,要继续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以快制快处置疫情,查漏洞补短板,做好核酸筛查、流调排查和风险人员管控,尽早阻断传播链。要依法依规、科学精准落实防控措施,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和正常就医需求。
国家卫健委:每天新增本土感染者已降至例以下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表示,近几日,全国疫情继续稳定下降,全国每天新增本土感染者已降至例以下。
当前,上海市每日新增报告感染者数已连续4天降至例以下,疫情继续处于稳中向好的可控状态,但相较全国其他城市仍处于较高风险水平,仍需要警惕部分重点场所疫情反弹。
北京近两日新增报告感染者数量显著降低,已有8个区达到社会面稳定清零状态,但丰台、海淀等区近日仍发现社区感染者,疫情社区传播风险仍局部存在,需要加大排查集中隔离力度。
吉林近期部分抵边县报告本土病例,且感染来源不明确,疫情有自抵边地区逐渐向内陆地区扩散趋势,已出现外溢,需高度重视输入风险,强化外防输入各项措施。
天津目前呈现多点聚集性疫情,社区传播风险仍然存在。
四川广安邻水疫情进入扫尾期,已连续多日没有报告非管控人员感染者,疫情风险可控。
河南疫情基本稳定,郑州市全域实现社会面清零,许昌局部尚存在小规模疫情。
当前,全国面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持续存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将继续指导各地进一步贯彻落实“四早”要求,升级防控能力,提高应对处置效率和质量,压实疫情防控“四方”责任,落实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点单位防控措施,科学精准施策,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
疫苗接种
国家卫健委: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3万人
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介绍,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部署,目前我们继续指导各地积极稳妥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截至5月26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8万剂次,接种总人数达.4万,已完成全程接种.2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91.47%、89.07%。完成加强免疫接种.9万人,其中序贯加强免疫接种.2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3万人,完成全程接种.9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老年人口的86.94%、82.42%。完成加强免疫接种.5万人。
奥密克戎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
公众需要等待吗?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今日介绍,奥密克戎传播更快、传染性更强,也使得传播过程更加隐匿,感染风险一直在增大。目前新冠疫苗对预防重症和死亡的效果是明确、显著的,我们也看到接种完全程、加强针新冠疫苗,效果更好。目前开展奥密克戎疫苗的研究,是希望未来在防控中起到更好的作用,虽然疫苗进入了临床试验,但要取得结果还需要时间;此外,病毒的变异进化也增加了不确定性。
奥密克戎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公众需要等待吗?
学校防控
教育部:各地校园疫情防控,要做到这五点
发布会上,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刘培俊介绍,为科学精准有效应对当前新冠疫情复杂形势,维护师生健康、校园安全和教学秩序,教育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部署,多次组织专家研判,多次召开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视频工作会议,也多次完善政策措施,指导各地做好校园疫情防控的五项重点工作:
第一,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落实“四方”责任,加强校门管理、健康监测,特别是食堂、医院等重点场所管理;加强师生健康教育,提升个人防护能力;同时坚持定期开展核酸抽检制度,加强防疫物资储备,加强应急预案演练。
第二,备好突发性疫情应急处置。落实“四早”要求,一旦学校周边包括校园内发生疫情,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切实做到“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应转尽转,应治尽治”,协调联动核酸检测、流调转运、隔离管控以及相关的疫情防控措施,确保风险人群及时从校园分离开来,守住校园不发生大规模疫情的底线。
第三,强化校园内生活服务保障。提高校园服务的精准化水平,特别是根据学校师生员工的生活需要,加强生活物资、防疫物资以及教学物资的供应,保障好师生员工看病就医的需求,稳控校内的餐饮以及相关商品的价格,为师生员工营造安全有序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
第四,加强师生人文关怀。学校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领教师、班主任、辅导员以及管理人员下沉到一线,深入到学生宿舍等生活区域,动态了解师生员工的生活需求,解决实际困难,争取全体师生员工的理解支持。
第五,提升学校卫生服务能力。特别是加强中小学医院等专业机构的建设,配齐配强专业人员,全方位保障师生健康,特别是高校要科学设置临时留观场所,建立隔离缓冲用房,建立物品缓冲区,同医院的对接机制,为疫情防控打好专业基础,提供支撑能力。
教育部:线下教学重点确保安全线上教学重点确保质量
发布会上,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刘培俊介绍,在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教学方式在灵活切换,为了保障线上教学质量,教育部推动各地建立了线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快建设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以优质化课程资源保障质量;以高效率在线互动保证质量,鼓励教师开展线上教学、线上答疑、线上讨论等,强化教师与学生互动;以精细化教学管理保证质量,强化学校主体责任,明确学生学习要求,特别是严格课程考试记录,加强平台监管和管理,保证全流程线上教学质量。
关于线上、线下教学的有序切换,教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线下教学重点确保安全,线上教学重点确保质量。针对本地疫情及风险等级变化,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实现有序转换,并及时发布线上、线下教学转换通知,讲清政策、安排,确保学生有所准备,更好地适应。
热点释疑
感染奥密克戎后就会获得天然免疫?
中疾控回应
有说法认为“奥密克戎感染后就会获得天然的免疫”。对于感染奥密克戎后获得的免疫和接种疫苗后获得的免疫效果,这二者有什么区别?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其实新冠病毒在变异,还在进化,尤其是最近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其实还在不断的认识过程中。“感染病毒之后,从理论上会产生天然的免疫,但是我想,这不是目前我们应做出的选择。”
感染奥密克戎后就会获得天然免疫?中疾控回应
接种新冠疫苗后患白血病和接种疫苗有关?
专家回应
近日,网络上讨论,一些接种新冠疫苗后患白血病的人群认为患病与接种疫苗有关。
近期,有网友称自己在接种新冠疫苗后患上了白血病,这两者是否有关联?发布会上,中疾控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对此进行了分析。
他介绍,(判断)接种疫苗后出现了症状和疾病是否与疫苗有关,要做好两件事。首先是流程要规范,第二是判断要有依据。
从流程看,接种疫苗后如出现症状,要报告给接种单位,单位接到报告后要进行调查,调查由多领域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进行。调查过程中,要把相应资料收集全,包括接种疫苗的资料,也包括既往病史、临床表现和相应的检查等。
对关联性的判断,也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根据调查内容做出分析和判断。一般对于不良反应或异常反应的判断,要考虑6个方面:首先是大家更关心的时间上的关联,接种疫苗在前、出现症状在后;第二要考虑生物学合理性,如减毒活疫苗原则上不给有免疫缺陷的人接种,因为理论上说,减毒活疫苗可能引起免疫缺陷人群异常反应的增加;第三是关联的强度,通过统计学分析;第四是异常反应发生也有规律性,跟药物一样,有剂量-效应的关系,如果疫苗抗原含量大,出现(异常反应)的几率和强度会大;第五要考虑关联上的一致性,简单说,打没打疫苗,都会出现这些情况,打了疫苗的这些人中,是不是出现更高的情况;最后要考虑关联的特异性,就是说疫苗是否是引发异常反应的唯一因素,譬如免疫缺陷人群接种卡介苗后,可能出现播散性结核。
出现白血病是否与接种新冠疫苗有关?中疾控专家分析
终末消毒、入户消杀是否有必要?
专家回应
近期有研究显示,新冠病毒通过物体表面接触传播是很小的概率事件,这也引发了一些争议,终末消毒、入户消杀是否有必要?在何种情况下需要消毒?消毒是否有效?
发布会上,消毒学首席专家张流波介绍,新冠病人或者无症状感染者离开以后,对其污染的环境和物品,而且污染的环境和物品上面可能存在着活的病毒,我们在正常使用之前就需要进行终末消毒。要判定病毒的死活,有时候确实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它不只跟时间有关系,也跟病毒的特性、病毒的数量、当时环境的温度、湿度、污染物的多少、阳光照射的强度,也跟材料特点等很多因素都有关系,所以要做一个科学的判定。终末消毒结束以后,可确保环境及其物品中不再有活病毒存在。所以,入户的终末消毒,是我们实现病家无害化,阻止病毒经过家庭传播的有效措施之一。
张流波表示,入户消毒操作的时候,为了保证人员的安全,家庭成员需要在消毒结束以后才能进去,消毒队员本身也需要做好个人防护。消毒的时候,要选择安全有效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要针对不同的物品、材质,来采取不同的消毒方法,要保护好贵重物品,并尽量减少对所有消毒对象的损害。对家里面库存的感染者又确实没有使用的这些物品,我们也可以采取密闭封存、长时间静置这种无害化方法。需要特别强调,消毒作为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之一,需要与传染源的隔离治疗和易感者的保护真正结合起来。
编辑马浩歌校对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