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奋斗路启航新征程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
2023/4/11 来源:不详我国知名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951583.html
抗日战争时期兰州出版发行的各种进步刊物
西北青年救亡读书会部分会员合影
中共甘肃特别支部秘密联络点和秦仪贞家兰州道升巷70号“兰州中外大药房”
在甘肃两千年的封建史上,广大妇女群众长期处于政权,神权,族权,夫权这四座大山的压迫之下,她们在身体和精神上遭受着两重的摧残和控制,然而历史的事实却雄辩地证明了,如果没有广大妇女的解放,那么社会的进步和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妇女解放是人类文明前进的必要前提。中国共产党自年成立起,就自觉地把中国广大妇女解放的问题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结合在一起。由此,中国的妇女运动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广大妇女群众坚定不移地与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甘肃第一个女共产党员
秦仪贞(毅贞、义贞)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是中共甘肃特支发展的第一个女共产党员。她为革命呕心沥血奋斗了一生,默默地为党做了许许多多平凡而有意义的工作。我们党内有许多老同志职位不高,却有很高的品德。秦仪贞就是这样一位老同志,她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学习。
十九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入,大批洋货自沪、汉逆长江而上倾销,四川土特产顺江而下运至汉、沪转销国外。长江两岸的贫民们为求生存,不得不以卖命的劳动忙于运货、拉纤,以换得勉强的温饱。
年,秦仪贞出生在四川忠县,她的父兄,正是这千万船夫中的一员。
秦仪贞在孩提时,就随父兄往来于重庆、汉口之间,生活十分艰苦。一泻千里的大江,秀丽多姿的两岸,湍急汹涌的三峡,人群熙攘的码头,在仪贞幼小的心灵里就织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激起她对祖国的热爱。顺水时,船夫们依船摆“龙门阵”(聊天)的丰富内容和分辩是非的能力,爱憎分明的感情,给了仪贞以知识、智慧,使她懂得了应该爱什么,恨什么。逆水行船时,船夫们一个个把纤绳斜挎在肩上,手脚紧扣地面,在“号子”的指挥下,竭尽全力与激流险滩搏斗。他们那种战胜困难的顽强毅力和团结一致的奋斗精神,给仪贞的品格以熏陶。
牛马般的生活,过早地夺走了秦仪贞父亲的生命。七岁的仪贞和母亲只得随哥哥迁至能够多找些生活门路的夔州(今奉节县)。但没过多久,黑暗的社会又使她的哥哥和母亲相继离开人间。年仅十岁的秦仪贞孤苦怜仃,实在可伶。多亏父兄那些好心的穷朋友们的接济,小仪贞才勉强地活了下来。半饥半饱、贫困的生活,令人痛心的悲惨遭遇,使仪贞较早地成熟了,她逐渐懂得了穷人们盼望的是什么。
年,十二岁的仪贞来到汉口,投奔了经营药店的义父钟繁堂。寄人篱下,仪贞格外地勤苦劳动,不但学会了烹饪浆洗,而且学会了采购物品。药店有位十三岁时被招雇来的伙计杜酉康(又名杜均章,浙江宁波人),在药店勤恳苦干了十五年,既会经营药业,又会照相画像,但因家境贫寒,年近三十尚未取妻。年,在义父的撮合下,秦仪贞和杜酉康结了婚。
年,药店决定在兰州建立分店,但药店里谁都不愿意离开故乡到大西北来。最后,药店老板指定老实可靠、能吃苦劳作的杜酉康带着机智能干的妻子秦仪贞来到兰州。
秦仪贞夫妇到了兰州,在道升巷69号住下,并在巷口租用了“兴文社”三间铺面,办起了“兰州中外大药房”,出售着只有在大城市才能买到的各种中外西药。当时,西北药品奇缺,而药房的药源较广,从而方便了甘、宁、青、新的社会需要,在秦仪贞和杜酉康的努力经营下,药店的生意颇为兴旺。
从年到年的十四年间,秦仪贞主要承担了采购工作,她多次来往于兰州、西安、汉口、上海等地采购药品,这就使她有机会耳闻目睹了中国近代社会的重大变迁。由于帝国主义的横行暴敛、封建统治的残酷压榨,迫使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起来反抗:武昌起义革命党人的流血牺牲,“五四”爱国运动后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等等,这一切,都激起仪贞对革命的向往和同情。
年10月,冯玉祥的国民军第二师师长刘郁芬部西征甘肃抵兰。军中有李大钊从南方选派来的以国民党员为公开身份的共产党员钱崝泉、宣侠父等。他们受党的指示,在军内外宣传孙中山的三大政策,进行政治宣传工作。年底在兰州建立了中共甘肃特别支部(以下简称特支)。
钱崝泉、宣侠父初到兰州,首先利用江浙老乡关系,结识了王陶(江苏南通人,兰州一中教员)、秦仪贞夫妇,这就使秦仪贞有机会接触这些具有较高文化程度和共产主义觉悟的共产党员。在这些共产党人的培养、教育、启迪下,秦仪贞的思想觉悟提高很快。年春,由钱崝泉、王陶介绍,秦仪贞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甘肃省第一位女共产党员。从此,三十七岁的秦仪贞,在特支的直接领导下,为党担起了掩护、后勤、交通联络的重担,这为她的生活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秦仪贞以她兰州中外大药房老板娘——“杜太太”的公开身份作掩护,把她的家作为党秘密活动的据点。特支党员们开会、学习、会面、联络等各种活动经常在她家进行。国民军、兰州一中、女师等各方面的党员们也到这里来接头。特支经常组织党员们学习、开会,有时甚至到深夜,同志们就吃住在仪贞家,秦仪贞都亲自照料、放哨、做饭。由于她经常接触特支的负责人,经常学习开会,这就使仪贞的思想进步很快,她决心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年初,兰州市国民党党员在皖江会馆召开春节联欢会,国民党右派田昆山在会上挨了打。事后不久的一天,钱崝泉正在秦仪贞家里起草文件时,突然军法处十多个人闯进来,把钱崝泉抓走了。秦仪贞急忙向组织反映了情况。在特支积极进行营救的同时,仪贞亲自探清关押钱崝泉的地点,派延寿巷江苏籍妇女张氏(人称“长娘娘”)和她的女儿,每天送饭并传递情报。
年4月后,共产党员陈宗涛等以国民党甘肃省党部妇女部部长的公开身份在兰州开展妇女工作。秦仪贞积极协助,并在经济上给予赞助。中共甘肃特支在兰州东校场召开追悼李大钊烈士大会时,仪贞发动了许多妇女参加。会后,举行了声讨蒋介石的示威游行。由于心情激动,十几位共产党员游行后,回到仪贞家里合影留念,每人保存一张。后因形势紧张,组织指示烧毁了,但底片却被敌特搜去,作为通缉的根据,这是仪贞经常引为教训的事,以后,仪贞为党工作更加严谨了。
年6月下旬,蒋介石、汪精卫合作反共,冯玉祥宣布“礼送”共产党员出武胜关外,兰州的大好形势急转直下。特支在五泉山嘛尼寺召开紧急党员会议,根据全国和兰州形势的严重发展,决定党员进行“灰色隐蔽”,暂不要活动,不要去秦仪贞家碰头,有事个别联系。明显暴露身份的共产党员和骨干分子立即转移。因时间紧迫,一些党员同志转移时路费无法解决,秦仪贞二话没有,积极援助,按个人不同情况无私地供给。以后,由于特务到处盯梢监视,形势更趋严重,速将党的有关文件、照片及革命书籍焚烧于炕洞内,遂于年11月23日,以采购药品为名,携带着换成金银手饰的药款,与化装成商人的张一悟、王有章、王陶全家、谈仲瑜及几个仪贞熟悉的江苏来兰女商人一起,分乘四辆骡车离兰东去。雇车及车费的付出均由仪贞一手操办。途中险象丛生,遭到敌人的层层刁难,但仪贞和同志们都机智、勇敢、巧妙地应付了过去。
秦仪贞途经西安时,向兰州中外大药房后来的东家——西安“老德记”药房张延龄争取到一些药源。回兰后,自年冬至年底,除在家养病外,则帮助杜酉康恢复药房生意,使之经济状况又逐渐有所好转。
年初,张一悟同志带着在济南监狱被敌人酷刑折磨致病的身子回到兰州。中共甘肃工作委员会批准张一悟和秦仪贞单线联系。从此,仪贞又在党的直接领导下开始了新的战斗。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八路军驻兰办事处经常接待我党赴苏的干部。张一悟因公常去办事处,发现有需要的东西,只要告诉秦仪贞,她总是满怀深情地设法弄到。年4月,刘亚楼、杨志诚等七名同志经兰,急需某些药品,秦仪贞立即送去;为帮助带病的南方籍同志尽快恢复健康,她亲自把从榆中来紫堡买的大米送去,谢觉哉和王定国同志的女儿谢宏患伤寒症,病情严重,她及时供给药品,使孩子转危为安。在国民党制造摩擦、兰州反动当局限制和阻挠群众给八路军办事处送生活必需品,实行经济封锁时,在张一悟的指点下,她亲自做好榆中方家泉石家山头卖面人石贤德的工作,准时地把面粉送到。当许多进步青年奔赴延安参加抗日路费困难时,也积极给予资助。反动当局为侦察“八办”的活动收买了一个钉鞋匠在门口设摊进行监视,便借故与他攀谈,启发觉悟,终使鞋匠把特务让他盯梢的情况告诉了她。年10月10日中苏文化协会兰州分会成立大会时,秦仪贞发动了不少妇女参加。
从大革命失败起,张一悟同志一直是被国民党兰州当局通缉的重要人物。年,国民党实行反共方针后,大肆追捕共产党员和爱国进步人士,为了避免特务追捕,秦仪贞以给孩子聘请家庭教师为名,给张一悟申报了户口,在西园街七十号治病休养和为党工作。为了保证其安全,和陆长林(松斋)、陆庆林(善亭)、陆润林等同志一道,根据随时变化的形势,依靠周围的进步人士,在广大群众的协助下,先后将张辗转于兰州城的小仓子、延寿巷、道升巷、西园街、黄峪沟、积善针灸馆、闵家桥、南府街浙江会馆、城外段家滩、十里店师范学院以及阿干镇煤窑、榆中张家庄子、方家泉、石家山头、响水子、冯家湾子、上古城、兴隆山尊神殿、马坡、羊寨等地。为了防范出事,有些重要的转移地点,她都亲自对周围环境、人员情况进行调查,事先做好安全部署。如小仓子处,作好周围群众唐爷(兴顺),唐奶、李裁缝等人的工作,使他们随时把可疑情况通风报信;浙江会馆处,做好了看馆人老钱爷、老钱奶的工作。由于周围情况复杂,以防万一,还在炕头墙根挖了一个可随时转移的暗洞。西北师范学院处的隐蔽点,事先与陆润林同志作了周密的安排。张一悟同志对于秦仪贞善于依靠群众为党作好掩护、转移和保卫工作的能力,颇为赞赏。自年到年的十年间,在她的努力下张一悟安全无恙。
秦仪贞对张一悟的健康非常关心。如当她听说一悟吐血不止,濒于病危时,她立即雇了一辆轿子马车,带着名贵药品,专程赶到榆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服用,使一悟病情明显好转。再如,张因感冒合并肺炎,病势危急,仪贞不顾敌人随时搜查的风险,毅然地把一悟接到延寿巷自己家中,请名医诊治,细心照顾。经她全力相救,再次挽救了张一悟同志的生命。一悟的父亲曾老泪纵横地握着秦仪贞的手感激地说:“没有你的帮助,就没有我儿子了。你是他的救命恩人哪!”一悟的儿子怀清和华清说:“如果没有杜伯母千方百计地关照我父亲的健康,我父亲不可能在出狱后再活十几年。”所有经过秦仪贞亲自接待和细心照料过的同志,无不深深怀念她对同志胜似骨肉的革命情谊。
解放后,仪贞虽年过花甲,但她精神振奋,积极参加许多群众性的社会活动,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她被选为:兰州市城关区第一届、第二届人民代表,中共兰州市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兰州市第一至第六届妇女代表,甘肃省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中国妇女第三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第二届、第三届委员会委员,中苏友好协会兰州分会筹备委员会委员,中苏友好协会兰州分会理事等。
二、宣传抗战的“女秀才”
年底,西安事变刚刚结束。一对年轻夫妇离开了西安古城,乘车踏上了西去兰州的征途。这对年轻夫妇,女的留着齐耳剪发,一身蓝色棉袍,脖子上一条洁白的围巾随风而飘。她就是后来被甘肃妇女界誉为“女秀才”的共产党员邢华,和她同行的是她的丈夫原烨,也是一位共产党员。共同的革命目标使这对新婚夫妻放弃了平静安逸的生活,来到了甘肃省城兰州。
到兰州后,邢华夫妇在亲朋故友的安排帮助下,不仅找到了合适的栖身之地,而且和上层社会的许多进步人士取得了广泛联系。此时的兰州,虽然不久前发生了东北军部队响应西安事变扣留党政要员的事件,但却很少让人感觉到抗日救国的气氛。这一切,使曾经投身于轰轰烈烈抗日救亡运动之中的邢华意识到自己所负重任的分量。尽管临行前,西安党组织已经向他们夫妇介绍了甘肃、特别是省城兰州的一些情况,但眼前的现实比想像之中的要冷酷、困难的多。国民党甘肃省党部特派员田昆山和教育厅厅长田炯锦公然宣称:“甘肃不是战地,只是战时,教育要维持常规。”要求大中学校把四书五经作为必修课,顽固要求尊孔读经,禁止学生涉足政治。一些国民党顽固分子在公开场合狂叫:“主要的敌人不是日本,而是苏联和国内的共产党。”
面对这种情况,邢华随时准备着积极寻找机会,打破沉寂,把兰州这潭死水变成抗日救亡的洪流。邢华夫妇利用父亲早年从事国民革命的声望,首先在上层进步人士中展开了抗日宣传活动。
年8月,八路军驻甘办事处在兰州成立。不久,党组织派来了一批共产党员,并于同年10月成立了中共兰州工作委员会(后改为甘肃工委)。在“八办”的号召推动和地下党组织的秘密鼓动下,兰州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开始有了大的起色。邢华夫妇不仅及时和党组织接上了关系,而且及时向党组织汇报、介绍了甘肃各阶层特别是国民党上层人士对抗战的立场和态度,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投入到推动兰州地区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之中。
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各种抗日救亡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建立。年8月,国民党甘肃省政府代主席贺耀组的夫人倪斐君女士,在中共中央代表谢觉哉的鼓励、支持下,响应何香凝女士的号召,奔走呼吁,成立了甘肃妇女慰劳会。这是兰州地区成立最早的群众性的抗日救亡组织,它的目的和宗旨就是要把西北地区的妇女唤出房,使她们投身到火热的抗日救亡洪流中,为抗战救亡输财尽力,担负救国任务。
妇女慰劳会由倪斐君任会长,邓宝珊将军的夫人崔锦琴担任副会长。由于邢华在和倪斐君、贺耀组等人的交往中,初露锋芒,不仅对抗日宣传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而且朴素大方,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和丰富渊博的知识使她的宣传讲演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倪斐君被邢华的热情和才气所吸引,有意让邢华加入妇女慰劳会,协助自己工作。邢华请示党组织同意后,担任了妇女慰劳会的秘书兼宣传股长。
邢华加入妇女慰劳会以后,根据党组织的指示,带着她的姐妹们四处奔波,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宣传妇女解放,鼓励妇女同胞挣脱家庭的羁绊,勇敢地投入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去。她们举办演讲会、歌咏会、识字班、办壁报、贴标语,串大街、走小巷进行深入细致的抗日宣传活动。很快,在她们周围团结了以女师学生和火柴公司女工为主体的各阶层进步妇女。多才多艺的邢华还带着妇女慰劳会的姐妹们走出兰州,在榆中等广大农村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抗日宣传活动。
年冬天的一个早晨,邢华和妇女慰劳会的六七个同伴乘坐一辆马车,顶着凛冽的寒风,谈笑风生,向榆中县进发。邢华穿一身花格呢大衣,她的助手陈睿(共产党员)是一身学生装打扮,其他姐妹穿着各异,十分入时。马车经过之处,留下一串欢快的笑声经过村镇时,周围的乡亲、村姑和农妇被这群神采飞扬的年轻女性所听引,每每投来赞叹、羡慕的目光。邢华和姐妹们一路欢笑,一路歌声,兴高彩烈地来到了榆中。一到榆中县城,邢华立即吩咐姐妹们张贴标语、布置会场,似乎忘记了路途疲劳和寒冷。很快,在她们布置的会场周围自发地聚集了许多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穷人也有富人,大家像节日里看戏似的以惊异的目光注视着这群陌生的女性。这时,邢华开始讲演:
“父老乡亲们,我们是甘肃妇女慰劳会的成员。日本人侵占我们的国土,杀掳我们的同胞,前方将士正在为抵抗日寇的暴行而流血牺牲,我们要动员全国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尽我们的一切力量做前方将士的后盾。”围观的群众越来越多,妇女慰劳会的成员们有的教大家唱歌,有的在小黑板上教群众识字,有的动员群众为抗日将士捐钱捐物。在她们的宜传鼓动下,一连几天,整个榆中县城的抗日热潮一天比一天高涨。
妇女慰劳会在邢华等共产党员的组织、领导下,展开了多种形式的义卖募捐活动。在兰州市区,她们深入到学校、机关、驻军及上层人士的夫人、小姐们中间,反复动员,广泛宣传,用她们火一样的热情深深地打动了许多妇女群众。在省政府门前辕门广场,妇女慰劳会设立了一个“募捐站”。邢华等人向过往群众宣传募捐的意义,号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以实际行动支持全面抗战”!人们纷纷解囊捐钱、献物,以表自己的爱国之心。在募捐的同时,慰劳会还动员、组织妇女群众为前方抗日将土和受难同胞制做棉衣、背心、手套等物。这些物资被送往前方,大大地鼓舞了前方将士的抗战士气。
妇女慰劳会的会刊《妇女旬刊》,由会长倪斐君任名誉主编,实际负责编辑、撰稿和印刷发行的是邢华和王九菊。邢华虽然没有上过大学,但她在北京、西安等地上学期间不仅学业优异,而且读了许多进步书刊,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思路开阔、文笔流畅,又写得笔好字,使她在这个宣传抗日与妇女解放的阵地上大显身手,一时间成了妇女界有名的“女秀才”。每到晚上,她在忙完了白天的演讲、募捐之后,不顾身体疲倦而彻夜挥毫疾书,为抗日救亡呐喊呼号。邢华和丈夫住在中街子二号,这里离“八办”驻地南滩街五十四号不远。为了取得谢觉哉等党的领导同志对《妇女旬刊》的指导和关怀,邢华经常前往“八办”,请谢老为杂志撰写文章,请教办刊方针。在邢华的主持下,《妇女旬刊》办得旗帜鲜明生动活泼。这本杂志的封面上是邢华请孔寿彭设计的一个双手推动车轮前进的妇女,充分表明了它的宗旨。栏目设有特载、信箱、大众讲座、论著、漫谈插图等,内容丰富,令广大读者喜欢。一时间曾出现了群众特别是广大妇女争相购买阅读的动人情景。《妇女旬刊》在邢华等人的主持下,虽然仅出版发行了7期,但它对于鼓动广大群众特别是妇女群众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促进妇女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甘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大妇女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投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之中。为甘肃妇女运动史留下光辉的一页。
文图均由中共兰州市委党史办公室提供